第二百五十九章 又见面了
慎思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九章 又见面了,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慎思量,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又见面了
海城来的人正是王作先安排的工程师。</p>
一共5个人,带队的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p>
“小李同志,又见面了。”</p>
看着对方,李天明立刻记起来了。</p>
“张工!”</p>
这人正是当初李天明承包钢铁厂专家宿舍的时候,曾考过他的那位二建工程师。</p>
“我叫张平!”</p>
张平本来是从四川回来探亲的,那边刚结束一个大工程。</p>
刚到家就接到了通知,让他来永河县参与长甸河桥梁的建设。</p>
万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李天明,刚刚广播的时候,听到李天明的名字,他就觉得很耳熟。</p>
“张工,这回是您带队?”</p>
张平笑道:“怎么?信不过我?怕我设计不出一座好桥!”</p>
和张平一起来的助手说道:“张工可是咱们国内知名的桥梁设计师。”</p>
国内知名?</p>
“看着不像?”</p>
张平明显不像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那么严肃。</p>
“像,不对,您就是!”</p>
王作先这是把高手中的高手给派来了。</p>
“走吧,我们去实地考察一下!”</p>
张平是个实干派,来的时候已经看到了长甸河,只不过桥怎么建,还是要到实地看过之后,才能给出设计方案。</p>
“不急,您大老远过来,还是先休息休息,明天再干也不迟。”</p>
“休息就不必了,来的路上已经休息够了,咱们还是先工作。”</p>
二建还积压了大量的工作,张平可没时间休息。</p>
更何况……</p>
他也是被打倒的,如果不是国内的建设实在缺人,他现在还住牛棚呢。</p>
只有一刻不停地工作,证明自己的价值,他才能摆脱造反派的骚扰。</p>
听张平这么说,李天明也只能带着几人去了长甸河。</p>
各种测绘工具亮出来,张平带着四名助手立刻开始忙活。</p>
“小李同志,能不能提供一条船,我们需要到河中心进行测绘。”</p>
李天明闻言,立刻跑到上游,这里停着好几条小木船,以前有人靠着摆渡过活,不过时代洪流开启之后,就不被允许了。</p>
以前那几个摆渡的,甚至还被打成了河匪,没少挨批斗。</p>
真不知道那些人是咋想的,就这么宽的一条河,还河匪?</p>
就该让那些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只会瞎折腾的人挨个吃上一碗馄饨和板刀面。</p>
这边一直干到了天色将黑,午饭都是李天明给送来的。</p>
收工后,不少乡亲都来看热闹,知道张平等人是来帮着他们修桥的,一个个满是期待。</p>
长甸河要是能有座桥,往后去大柳镇可就方便多了。</p>
当然,这座桥如果不是用他们的钱,那就更好了。</p>
掌握了详尽的数据之后,当天晚上,张平和他的助手们就开始对数据进行汇总,先制定初步设计方案。</p>
转天,李学庆去了大柳镇,找到李学国,说了修桥的事。</p>
得知二建的工程师到了,李学国也在第一时间召集了几个村的主任开会。</p>
“当初说好了的,李家台子出钱,其他五个村出人,这会儿谁也别装孬,工程等秋收之后就得干起来,都说说各村能出多少人?”</p>
架桥是对所有人都有利的事,更何况之前已经表了态。</p>
“没说的,大鱼淀就是壮劳力多,要多少人都有,听镇上的安排,让我们村出多少人,就出多少人。”</p>
“我们村也一样,听安排。”</p>
“架桥是好事,我们村全力支持。”</p>
几位村主任都表了态,李学国看向了李学庆。</p>
“学庆,你还有啥说的?”</p>
“建筑材料这一块,需要市里解决,钢筋,混凝土啥的,我们可没那么硬的关系。”</p>
“这点你放心,王主任已经做了指示,市里的物资局全力支持。”</p>
长甸河上的桥,不单单是李学国的政绩,对于王作先来说,也同样大有好处。</p>
尤其是政治意义十分重大。</p>
李家台子发展集体经济,赚了钱支援国家建设。</p>
还有什么是比这个更好的宣传。</p>
宣传不光要嘴上喊,更要落到实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