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八十万铁骑压境
老张559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9章 八十万铁骑压境,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老张5592,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画面最终定格在朱棣紧握的拳头上,骨节发白。整个帝国,如同被上紧了发条的战车,刚刚结束内战,喘息未定,便又被迫拉响最高级别的警报,直面这来自万里之外的灭顶之危!草木皆兵,风声鹤唳!</p>
天幕之下,洪武十三年的应天城,一片死寂后的哗然!</p>
“八十万大军?帖木儿……这是哪里冒出来的凶神?”</p>
“蒙古人还在辽东、云南没肃清呢!这要是西边再来个更狠的……”</p>
“刚打完内仗,国库都空了吧?这……这还能打吗?”</p>
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奉天殿内外的人群。刚刚因靖难结束而稍松的心弦,再次被这骇人的西来强敌狠狠揪紧!</p>
然而,在这片恐慌的浪潮中,一个身影却猛地挺直了脊梁!</p>
奉天殿广场,武将队列中。</p>
平安,这位刚刚还在为自己未来成为“降将”而羞愤的猛将,此刻双眼却爆发出骇人的精光!</p>
他死死盯着天幕上帖木儿那如林的铁骑和指向北平的血色箭头,胸膛剧烈起伏,一股灼热的气息从丹田直冲顶门!</p>
什么内战输赢?什么降将耻辱?在这一刻统统被抛到九霄云外!</p>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刀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喉结滚动,从牙缝里挤出低沉却如同闷雷般的低吼,只有身旁的好友花景能听见:</p>
“打……打蒙古!这才够劲!这才……才是咱大明军人该干的事!”</p>
恐慌继续在民间蔓延着。在远离朝堂的东原府一间热闹的茶馆里,一个清朗的声音压过了众人的窃窃私语和担忧叹息。</p>
“诸位父老,何必惊慌?”</p>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临窗雅座,一位身着青衫、面容清癯、目光睿智的中年书生,正轻摇着一柄羽扇(虽非诸葛鹅毛扇,却也颇有气度),神色从容淡定。正是寄居于此、正在构思巨著的罗贯中。</p>
他微微一笑,羽扇指向天幕上帖木儿那不可一世的军阵,语气带着一种洞悉历史的超然:</p>
“我煌煌华夏,屹立东方数千年,什么大风大浪未曾见过?匈奴何其强?卫青霍去病,封狼居胥!突厥何其盛?李靖三千铁骑,直捣阴山!前隋唐国公李渊太原起兵,突厥始毕可汗陈兵十万于边境,何其咄咄逼人?结果如何?”</p>
他故意顿了顿,看着众人被吸引的目光,悠然续道,“唐太宗李世民,刚刚登基,玄武门血迹未干,突厥颉利可汗便率二十万铁骑直逼渭水!渭水之盟,看似城下之盟,实为太宗缓兵之计!不过短短三年,李靖出定襄,夜袭阴山,生擒颉利!昔日草原霸主,沦为长安宫宴上献舞助兴之阶下囚!”</p>
他羽扇轻摇,仿佛在拂去历史的尘埃,也拂去了众人心头的阴霾:</p>
“帖木儿?不过又一个趁我新君初立、内部方定之际,欲行趁火打劫之事的枭雄罢了。只要我大明有明君在位,有良将用命,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此等外寇,终将如匈奴、突厥、颉利一般,化为史书上一缕青烟,供后人凭吊谈笑而已!”</p>
他这番话,引经据典,气势磅礴,又带着强大的感染力。茶馆里紧张的气氛顿时为之一松,不少人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纷纷点头称是:“罗先生说得是!”“是啊,太宗皇帝能做到,我大明为何不能?”“天佑大明!”</p>
看着众人情绪平复,罗贯中端起茶杯,轻呷一口,目光再次扫过天幕上那刺眼的“八十万大军”,嘴角却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小说家的狡黠笑意,心中暗道:</p>
“八十万?又是一个虚张声势的数目。古今用兵,号称百万者,十之七八是唬人的。不过……这个数字倒也不错。”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浮现出正在构思的赤壁鏖兵,“嗯……曹孟德下江南,就给他八十三万好了!比帖木儿……还多三万!”</p>
与此同时,应天皇宫,奉天殿内。</p>
巨大的西域沙盘已然摆开。朱元璋面色阴沉如水,手指重重地点在沙盘上嘉峪关的位置,目光锐利地扫过侍立一旁的太子朱标、徐达、李文忠等核心重臣。</p>
他的手指猛地从嘉峪关向西划出一条凌厉的弧线,直指撒马尔罕的方向,眼中寒光四射:</p>
“被动挨打不是咱老朱的性子!等摸清了他的底细,等咱征服了云南、辽东……咱就先动手,将这个狼崽子扼杀在摇篮之中。要让他知道,谁才是真正的马上天子!”老朱的狠话掷地有声,冲散了天幕带来的阴霾,殿内众将的眼神也随之燃起熊熊战意。</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