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誓师出兵
贱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二章:誓师出兵,器材室轮-J-(4)对着镜子,贱宗首席弟子,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誓师出兵
之后两日,赵旸命知镇戎军冯文俊多派骑兵严密监视着阿玛部落的动静。</p>
五月二十八日,即“三日期限”的楶趁着西夏未有察觉,在三月突击二十二日修筑平夏城与灵平砦,数年后宋哲宗也正式将此地命名为怀德军,对西夏造成极大威胁,于是两国再启战争,直至靖康元年,怀德军被西夏攻陷,又过五年,又被金人所占。</p>
而眼下,怀德军尚属于宋夏两国存有争议边境缓冲地,境内汉、羌、蕃混居杂乱,附近草场多为宋夏边境诸羌的放牧地,自庆历四年两国议和至今,已有五年。</p>
据监视阿玛部落的蕃落骑兵频繁来报,阿玛部落的老弱妇孺正逐渐开始经怀德军向夏国转移,但同时又有附近其他诸羌部落的青壮来到阿玛部落驻地,赵旸听罢也不细究。</p>
毕竟他也好,高若讷、张亢也罢,事先就已经料到其余诸羌部落势必会暗助阿玛部落这个“出头鸟”,否则单凭阿玛部落可能还不到三千的青壮,估计单驻扎在镇戎军的兵力就足以将其覆灭,别看宋国禁军对上西夏与辽国屡战屡败,其实那是固有成见,事实上宋国对外作战的胜场要比败场多,只不过较为有名的那几场都败地比较惨罢了,比如宋真宗时期的高粱河战役,再比如前些年的三好川战役。</p>
又或者应该反过来说,正是因为惨败,高粱河战役、三好川战役等才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反之若是取胜,估计史官多半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胜”字便勾掉了。</p>
这也是儒家文化特色。</p>
五月二十九日,即三日期限的最后一日,又有监视阿玛部落的骑兵来报,称阿玛部落的驻地附近已几乎瞧不见一个老弱妇孺,基本上都已经迁移到了宋夏边界。另外,这两日阿玛部落每日都有宰杀羊只类似举宴的行为。</p>
赵旸心中澄明,对方已经做到了一战的准备。</p>
事实上不止是阿玛部落那边,赵旸这几日命冯文俊宰羊煮肉犒赏军士,其实也是在为这场战事做准备。</p>
不过令赵旸有些意外的是,阿玛部落一方除了集结战士以外,居然没有其他的行动。</p>
他私下对冯文俊、郭逵等人道:“对面居然不派羌骑四处骚扰作乱,这倒是出乎我意料。……若我是对面那个阿玛,此时我便派出数十支十几二十人的骑兵队伍,于泾原路乃至整个陕西四路作乱,侵扰、抢掠,制造混乱。”</p>
冯文俊不敢接话,倒是郭逵笑着说道:“这不是真成造反了么?谅那阿玛也没有这個胆量,就算他有,其他十几个部落族长怕是也不敢跟着他胡来。若敢这般胡来,便是自绝于我大宋,他日我大宋派兵去征讨,他们也无话可说,除了北投西夏,再无程:赵旸自领帅职,率天武,估计半年之内便有结果。</p>
不过鉴于禁军的规模,首次提高的待遇恐怕不会太多,但即使如此,也要好过当前。</p>
想到这些,赵旸深吸一口气道:“官家素知禁军疾苦,在我赴陕西之前,已命枢密院重新拟定禁军待遇,无论俸饷、伙食,都较以往有所提高,不过距离确切落实,恐怕也要一到两年……”</p>
台下诸禁军闻言,既惊喜又失望,惊喜于朝廷竟然提高他们禁军的待遇,失望于确切落实还有一到两年。</p>
见台下叹息声一片,赵旸笑着道:“为何失望?不是还有我么?只要我在陕西,即便做不到让诸禁军兄弟顿顿都有肉吃,但至少时常能令禁军兄弟尝到荤腥,另外,至少每隔七到十日便有一顿肉可食,就先从镇戎军起……”</p>
台下冯文俊等文武官面面相觑,而在场的禁军却是欢呼雀跃,不少人急着发问:“当真么?赵指挥使?”</p>
“当然!”</p>
随着赵旸开口确认,诸禁军欢呼雀跃,就因为赵旸承诺每隔七到十日便有一顿可食,这不禁也令赵旸暗暗感叹。</p>
不过眼下并非感慨之际,赵旸压压手示意诸人噤声,随即正色道:“今日誓师出征,我想诸位禁军兄弟大多也知缘故,不知的也无妨,我在此在做一番解释。宋夏边境诸蕃部落,尤其是诸羌部落,蛇鼠两端,历来时而投宋、时而投夏,久为边患。今朝廷遣高相公与我赴陕西,招讨羌蕃,令其编户齐民,不复为我大宋边患,奈何阿玛部落带头抗拒,故经高相公与我商议,勒令其三日之内举部落迁离宋境,直至昨日日落,三日期限已满,然阿玛部落依旧抗命不从,欲率族人抗拒,故我今日掌率大军,亲去驱逐。”</p>
说到这里,他深吸一口气,严肃道:“此战,关乎我大宋编户齐民一事是否能落实,是否能彻底解除边患,望诸禁军兄弟莫要吝啬勇力。当然,我也并非教唆诸禁军兄弟豁出性命,只要听从命令,驱逐阿玛部落即可,彼若负隅顽抗,我军兵力远胜于他,必能取胜,故不需有人犯险,更不得因贪功犯险,害人害己。”</p>
“最后,亦由我来明确赏罚,从今日起,至诸羌部落臣服,杀敌一人,赏一贯;俘虏一人,赏两贯;救治袍泽,同样赏两贯!然不得杀良冒功,不得谎报军功,犯者……逐出禁军,永不录为禁兵!……可听明白了?”</p>
“明白!”过万禁军有近半齐声道。</p>
见此,赵旸又添一把火,点燃士气:“待阿玛部落之事告平,先做犒赏,在场禁军,每人赏羊或羊羔一只,再赏酒一角,以为庆贺!诸君满意否?!”</p>
原本台下各禁军就对赵旸明确赏罚十分惊喜,听到这话更是雀跃欢呼,纷纷大喊满意。</p>
“既然如此,进兵!”</p>
“喔!”</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