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二章:三月,铮铮大宋,贱宗首席弟子,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官家……”</p>
他正要开口,未曾想宋庠亦同时开口,声音盖过了他:“欧阳修、韩琦、富弼等诸位学士大多都在河北路任职,眼下河北水灾后续未平,兼之黄河改道,契丹对此态度不明,臣认为不宜于此刻召回诸位相公。”</p>
高若讷转头看了一眼宋庠,略一思忖也就不做声了。</p>
其余几位相公亦看向宋庠,但不能否认,宋庠这话也确实在理。</p>
官家也因此陷入了沉思,半晌皱眉道:“既如此,先召蔡襄、杜衍、余靖几人如何?”</p>
蔡襄当前在福州任知州,杜衍则致仕闲居于南京应天府,而余靖则在庆历变法失败后左迁匠作少监,分司南京,尽管后来官升光禄少卿,但既未召回京朝,也未出任河北,官家有意先召回这几人,宋庠碍于方才那番说辞也不好拒绝。</p>
于是官家当日下诏,召蔡襄、杜衍、余靖几人返朝。</p>
片刻后,待众人陆续离开垂拱殿,高若讷低声问宋庠道:“宋相公何不阻止,眼睁睁看着范仲淹等人卷土重来?”</p>
宋庠摇头道:“范仲淹乃赵景行举荐,与其说官家信任范仲淹,不如说官家信任赵景行,你我阻拦,便是又恶了此子。”</p>
赵景行,也就是赵旸,听到这个名字高若讷便感觉头大,良久无奈道:“我等只要阻止其余众返回京朝即可,仅范仲淹一人,他亦无能为力。”</p>
“阻止得了么?”宋庠轻笑道:“你莫忘了,赵景行本就推崇范仲淹,且范家二郎目前还在他技术司担任计使,若他出面,你我如何阻拦?”</p>
高若讷听得倍感头大,皱眉问道:“宋相公的意思是……拖?”</p>
“拖不了许久的。”宋庠摇头道:“之前赵景行监造的火药弹你也看到了,虽花费巨大但威力确实惊人,若我是契丹使者,瞧到厉害后也必然要奏请耶律宗真莫要于此时胁迫大宋……”</p>
“那宋相公的意思是?”</p>
“首先,我等私怨,不应危及国家。其次,既不能阻挡,便徐徐放入……总之,任其势力渐大也无妨,这些人既要推动变法,就必定会与赵景行生隙,介时我等再出面即可……”</p>
“唔。”高若讷深以为然地点点头。</p>
此时,宋庠忽然问高若讷道:“对了,官家迟迟未将我调去都堂,你可知为何?”</p>
高若讷摇摇头道:“此事我亦不知。”</p>
二人对此百思不得其解。</p>
其实原因很简单,只因赵旸给官家上了精彩优秀,依然是冯京、沈遘、钱公辅三人最为出彩。</p>
甚至于冯京的文章还要稍稍强于另外二人。</p>
可惜官家也有喜好,一见冯京便想到了当日矾楼那件令朝廷颜面大损的斗殴,更气赵旸至今为止都未与他和解,兼沈遘陈述火药之利、称大宋应大力研发火器,深受官家认可,于是官家便钦点沈遘为状元,钱公辅次之,冯京再次之,与陈旭及省试官员当日所拟名单不谋而合。</p>
次日,就在张尧佐准备在矾楼再次宴请,庆贺其外甥石布桐取得进士身份时,在大名府留守夏竦的竭力施为下,契丹使者终于抵达汴京。</p>
不过从夏竦上奏朝廷的札子来看,黄河改道一事已被契丹使者获悉。</p>
而赵旸这边,也准备好了用于震慑辽国的火药弹,就等着契丹使者借机发难。</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