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它更是定情之物
牧瞳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3章 它更是定情之物,植物纷纷变异,还说是正经农场?,牧瞳霄,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汉武帝还将这种神奇植物带回北方,打算移植到长安城内的花园中。
不过,因为环境差异太大,在寒冷干燥条件下,生长状况并不理想。
因此,要求南方每年定期向皇宫进贡此类热带作物。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圈子逐渐流行起嚼食槟榔的习惯。
例如,《南史》中描述,当时还处于贫寒状态下的官员包穆之,参加岳父母家宴后,曾向小舅子索要几粒槟榔,遭到嘲笑;
但之后他平步青云,成了朝中重臣。
有一次,宴请妻家宾客时,他装腔作势,让人准备了大量黄金托盘,装满了新鲜采摘的槟榔,供来宾随意享用,作为对往昔不友好对待的小讽刺。
《南宋杂记》中引用了诗人陆游对此事的评价:“可怜赫赫丹阳尹,数颗槟榔尚系怀。”
直到南齐年间,皇家成员如豫章王萧嶷,临终前遗嘱也要包含一定数量的干粮,包括酒脯、槟榔,用于日常祭拜,说明彼时社会对它的钟爱程度非常高。
可以发现,自那时起,槟榔就一直作为一种奢侈享受品存在于皇族阶层中间,象征身份地位,以及文人士大夫自我激励的工具。
唐朝时期的江白也借由此事,感慨过自己的坎坷仕途经历,发出渴望得到认可的愿望。
进入元明清三个朝代,槟榔依然保持着向皇帝进贡的传统习惯。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走入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不再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珍稀之物。
槟榔最开始是以药品的形式走进百姓家庭的。
那时,很多医药书籍都记录了槟榔的药效。
比如,《名医别录》里提到:“它味辛、性温、无毒。
能帮助消化、驱除体内湿气、祛痰、杀虫、消除腹内寄生虫,治疗多种疾病。”
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槟榔有去积食、杀虫等多种功效。
阳朝之后,除了作为药物外,咀嚼槟榔的习惯逐渐被普通家庭所接受。
这一点可以从苏东坡的诗句中窥见一斑。
他在《题姜秀郎几间》中写道,“暗香随人头簪茉莉,面红似醉因槟榔”,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海南本地人的生活画面:
姑娘头上戴着散发淡淡香气的茉莉花,脸上泛着因为嚼食槟榔而变得微红的颜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技术的进步,槟榔从南方传播到了北方。
除了生产地本身,两广地区、福建、湖南等地,乃至黄河以北的一些地方,也开始流行起了嚼槟榔的文化。
据《琼台志》记载,槟榔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及婚礼中的重要物品。
“当地人非常重视这种果实,在日常交流中总是先用它来款待客人;而在婚姻中,它更是定情之物。”
即使到了今天,槟榔仍然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
它不仅是一种用来提神醒脑的小零食,也是常用的草药,并且在一些特别场合中还承担着重要的社交功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