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2章 打捞金银,崇祯:30年不上朝,汉卫,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崇祯闻言并不奇怪,缓声道:“不在船上,那就在江底,派人打捞!”

王相尧领命而去。

三刻钟后,他又奔了回来:“陛下,江底确实有大量财物,将士们正在打捞。”

他呈上去三个银元宝,继续道:

“陛下,这是刚刚捞上来的,奴婢随意抓了仨过来。”

崇祯接过,见一个银元宝上刻着【天启三年 云南布政使司 征解京饷 五十两正 银匠李茂】。

另一个上面刻着【崇祯岁次庚辰年 两淮盐运使司 征解盐课银 伍拾两正 提举官孙伯发 大使李佟国 银匠孙立】。

最后一个刻着【崇祯十三年,四川成都府华阳县 征解练饷 五十两正 银匠刘谷】。

原来,明代官方制银有“物勒工名” 的制度,万一银锭成色不足,就能顺着名字抓工匠和主官,相当于“质量追溯体系”。

因此,每个元宝上都刻着时间、部门、用途和人名。

比如, “崇祯岁次庚辰年 两淮盐运使司 征解盐课银 伍拾两正 提举官孙伯发 大使李佟国 银匠孙立”铭文的意思就是,崇祯十三年,两淮盐运使司征收的盐税,50 两,主官是提举官孙伯发,督办是大使李佟国,银匠叫李茂。

崇祯反复看了看,微微颔首:

“还真是哪里的都有,哪种用途的都有。献贼真可谓抢遍了各省各府。从九边重镇抢到江南水乡,这些年把十三省的府库都掏了个底朝天吧。”

杨展垂首躬身,声线里凝着怒意:

“陛下明鉴,这贼子的行径何止于此。臣听闻,献贼还抢走了蜀王等王爷的金册金印,连金银尿壶都抢走了。”

崇祯一叹:

“他连太祖陵寝都洗劫一空了,还能不抢蜀王?好在献贼主力全灭了,只剩保宁州还有些献贼余孽。”

杨展抱拳:“陛下,臣请旨率军北上保宁,全歼献贼余孽。”

崇祯摆摆手:“你还是先养伤吧。那边朕已经安排人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寒冬末日,我有屯屯鼠空间

不是大巴司机

如果时光倒流

风霜伴我行

剑问九州

卫河

参加恋综,你把国民女儿拐跑了?

法外狂徒程五

张冬杨翠

张南北

战神狂飙

一念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