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光庆帝来国子监
金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4章 光庆帝来国子监,抽签投胎当皇太女,父皇乐翻天,金布,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光庆帝心中的怒火,顿时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阵欣慰与骄傲。
讲台上的韩明德,对那群“朽木”失望透顶后,目光也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一直认真听他讲课的学生身上。
他决定不再理会那些纨绔学生,专心为这两个可造之材授课。
他抚了抚胡须,提出了一个问题:“《资治通鉴》有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老夫方才所讲贞观一朝,唐太宗能开创盛世,其‘以人为镜’,善于纳谏是为关键。”
“那么,谁能说说,魏征屡次犯颜直谏,为何非但没有惹来杀身之祸,反而能得帝王信重?”
“这其中,为君者与为臣者,各需具备何等品质?”
这个问题颇有深度,不仅考验记忆,更考验理解与思辨能力。
问题一出,整个明德堂内一片死寂。
台下睡着的依旧在睡,醒着的也大多面面相觑,或低头看地,或抬头望天,无人敢与太傅对视。
就在这时,一只白嫩的小手“唰”地一下举了起来。
是宝妞!
韩明德眼中闪过一丝喜色,温和道:“皇太女,请讲。”
宝妞“噌”地一下站起来,清脆的声音响彻整个学堂:“我觉得呀,那个魏征敢说真话,是因为他知道唐太宗是个好皇帝,心胸跟大海一样宽阔,听得进批评!”
“要是换个小肚鸡肠的皇帝,他敢说一句,脑袋就搬家啦!所以,当皇帝的,首先要大度,不能小心眼!”
她的话语带着孩童的直白,却一针见血。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至于当臣子的嘛,那肯定得是真心为了国家好,不是为了自己出风头才去顶撞皇帝。”
“魏征是个大忠臣,他说的都是对国家有好处的话,所以唐太宗才喜欢听!”
一番话说完,她得意地挺了挺小胸脯,坐了下来。
“好!说得好!”韩明德抚掌大笑,“皇太女殿下见解独到,言简意赅,直指核心!”
“为君者是需有容人之量,为臣者是需有忠君爱国之心,二者缺一不可!没想到皇太女说得实在是太好了!”
窗外的光庆帝听得龙心大悦,脸上笑开了花,对身边的大臣们低声道:“听见没?朕的宝妞,天生就是当皇帝的料!”
大臣们纷纷附和,开始拍马屁连连称赞皇太女殿下天资聪颖,见识不凡。
韩明德对宝妞的回答十分满意,又看向顾念仁,想再考校一下这位新来的伴读。
“方才皇太女论其理,甚是透彻。那老夫便来考一考记诵功夫。《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六,魏征上疏论时政十事,其疏文洋洋洒洒,鞭辟入里。哪位学子,能为众人背诵其中‘论百姓疲劳’一节?”
此话一出,学堂里更是鸦雀无声。
那篇疏文是出了名的长且拗口,别说背诵,能通读下来不出错的都寥寥无几。
就在众人低头沉默之际,顾念仁缓缓举起了手。
所有人的目光,包括刚刚惊醒的明世道等人,都瞬间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太傅,学生可以一试。”顾念仁站起身,神色平静。
“好,你且背来。”韩明德眼中充满了期待。
顾念仁微微垂眸,语速不疾不徐,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感: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他一字不差,语气抑扬顿挫,慢慢将那段艰涩的古文背诵得行云流水。
不仅是背诵的好,他的语气中,仿佛融入了魏征当年进谏时的恳切与忠诚,让听者仿佛身临其境。
太傅韩明德听得是如痴如醉。
他闭着眼睛,一边听一边轻轻点头,花白的胡须随着他的动作一翘一翘的,脸上满是欣赏与陶醉。
当顾念仁背完最后一句“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整个学堂依旧是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这哪里是一个侍卫出身的人能有的学识?
这记忆力,这份从容不迫的气度,比在场那些贵族子弟都要强上百倍!
明世道的脸色,已经从涨红变成了煞白,他死死地盯着顾念仁,眼神里充满了嫉妒与不可置信。
顾念人流利背诵出来,又得了老师的夸奖,更显得他自己像个白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