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烟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6章 乌克兰的两次突击,二战那些事儿,钟离烟雨,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上一回我们说到,在德黑兰的会议室里,当三巨头在地图上重新规划着世界的未来。在乌克兰冰冷的土地上,真正决定地图上那些线条走向的,依旧是士兵们的鲜血和钢铁的碰撞。基辅的解放,仅仅是拉开了一场更为宏大、也更为残酷的冬季战役的序幕。德军以为,严冬和泥泞会是他们喘息的盟友;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对于已经掌握了战争主动权的苏联红军而言,冬天,恰恰是发动总攻最好的朋友。

1943年的秋天,对于东线的德军来说,是一个充满了苦涩回忆的季节。库尔斯克那场赌上国运的“堡垒行动”,最终以惨败告终。紧接着,苏军发动了雷霆万钧的夏季反攻,从奥廖尔到哈尔科夫,再到强渡第聂伯河、解放基辅,红军的攻势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将德军的防线冲得七零八落。

曾经不可一世的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在接连的败退中,士气低落到了冰点。士兵们衣衫褴褛,装备残缺,脸上写满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未来的迷茫。作为这支败军的统帅,曼施坦因元帅,这位德国陆军最杰出的战略家,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以目前的状态,想在乌克兰广阔的平原上,守住一条被拉得过长的、千疮百孔的防线,无异于痴人说梦。他认为,唯一的出路,就是主动放弃一些不重要的突出部,大幅度向西收缩防线,用空间换取时间,重新集结兵力,以待来年再战。

然而,他的理性建议,却无法说服远在东普鲁士“狼穴”里的那个奥地利下士。希特勒,出于政治上的考量和个人意志的偏执,严禁任何形式的后退。他坚信,只要意志足够坚定,就能创造奇迹。

与此同时,在莫斯科,斯大林的心情则完全不同。刚刚结束的德黑兰会议,让他收获颇丰。他向罗斯福和丘吉尔做出了承诺,将持续在东线向德军施压,以牵制其兵力,为盟军即将在西欧开辟的第二战场,创造有利条件。这个承诺,很快就变成了一道道具体的作战命令,雪片般地飞向了乌克兰前线。

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负责总协调的朱可夫元帅,受命在乌克兰,发动一场规模浩大的冬季攻势。其战略意图非常明确:

粉碎德军在基辅突出部的防御,彻底消灭盘踞在此的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的有生力量。

配合北翼白俄罗斯方向的进攻,使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无法互相支援。

为1944年春季,解放整个乌克兰右岸的更大规模总攻,创造一个稳固的、前出的出发阵地。

在1944年初的这个冬天和春天,整个苏德战场的战略重心,已经完全集中到了南方。解放乌克兰,成为了苏联红军压倒一切的战略任务。一场决定乌克兰最终命运的冬季逆流,即将席卷而来。

在圣诞节前夕,乌克兰西部的原野,陷入了一种诡异的、令人窒息的对峙之中。残雪覆盖着大地,严寒将一切都冻得僵硬。

苏军方面,正在进行着一场紧张而有序的战前准备。

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司令员尼古拉·瓦图京将军的指挥下,将作为这次攻势的主力。朱可夫元帅亲临该方面军,进行总协调。

在其南翼,乌克兰第2方面军,在伊万·科涅夫将军的指挥下,也完成了集结,随时准备发动协同攻击。

为了确保一击必中,苏军在主攻地段,集中了数百门重型火炮和喀秋莎火箭炮。卡图科夫元帅的第1坦克集团军和雷巴尔科元帅的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注:第1近卫坦克军在此次战役中是重要力量),其麾下的t-34坦克,已经加满了燃料,炮弹也已上膛。

在一个个寒冷的夜晚,无数的苏联步兵,穿着白色的伪装服,如同雪地里的幽灵,悄无声息地运动到进攻出发阵地。他们蜷缩在冰冷的散兵坑里,用冻得发僵的手,擦拭着自己的武器,等待着总攻信号的响起。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在即的紧张气息。

而在他们对面,德军的阵地里,则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曼施坦因元帅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虽然名义上还是一支庞大的军事集团,但其核心骨干——第4装甲集团军,早已是外强中干。他们在多个地段,构筑了野战工事,但兵力稀疏,防线漏洞百出。

希特勒那道“坚守基辅突出部,不许后退”的严令,像一道催命符,让前线的德军将领们,彻底失去了战术上的灵活性。

从一个普通德国哨兵的视角看去,眼前的景象,是绝望的。身上单薄的冬装,根本无法抵御乌克兰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因为缺乏燃料,许多坦克和卡车,只能趴在原地,变成一个个冰冷的铁疙瘩。后方的补给,时断时续,士兵们常常要忍饥挨饿。而对面那片沉寂的、白雪皑皑的原野,却让他们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他们知道,苏联人正在准备着什么,但他们不知道,那场风暴,将在何时、何地,向他们袭来。

1943年12月24日,基督教的平安夜。

对于东线的德军士兵而言,这个本应充满和平与安宁的夜晚,却成为了他们永生难忘的噩梦。

黎明时分,天色还是一片漆黑。突然,苏军阵地上,万炮齐鸣。数千门火炮和火箭炮,同时向德军阵地,倾泻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钢铁弹雨。炮火的密度,让大地都在剧烈地颤抖。德军的前沿阵地,在第一轮炮击中,就被彻底地、系统性地摧毁了。

炮击过后,苏军第18集团军和第1近卫集团军的步兵,如同潮水般,冲向了德军的防线。德军的抵抗,在如此猛烈的打击下,显得微不足道。

朱可夫的调度,在此时,展现出了他作为“胜利元帅”的冷酷和精准。他亲赴前线指挥所,在电话里,向坦克军的指挥官们,下达了简短而清晰的命令:“不要理会那些残余的抵抗据点!你们的任务,不是占领村庄,而是向南,再向南!像一把刀子一样,给我狠狠地切进去,把第4装甲集团军的后路,给我彻底切断!”

苏军的坦克集群,立刻开始向南穿插。在严寒和没膝的积雪中,t-34坦克的推进,虽然缓慢,但却坚定不移。

德军的反应,则是一片混乱。 曼施坦因紧急飞抵战区,当他从飞机上,俯瞰自己那条正在被苏军分割、包围、不断崩溃的防线时,他的心,沉入了谷底。他立刻向希特勒发电,再次请求,允许部队进行机动撤退,以避免被全歼。不用想结果一听到要撤退,那希特勒能同意吗!

前线的德军部队,被迫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进行着死守。阵地,在一天之内,数次易手。德军士兵们,凭借着顽强的战斗素养,在局部,给苏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但已经无法挽回整个战线崩溃的命运。

12月28日至31日,战斗进入了最激烈的阶段。 苏军的步兵和坦克,紧密协同,经过数日的血战,成功攻占了重要的交通枢纽——日托米尔。连日的大雪,虽然阻滞了双方的行动,但也让德军的补给线,彻底断绝。苏军的炮火,不断地对德军的撤退路线,进行着毁灭性的拦截。

在新年到来之前,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终于支撑不住,开始向西南方向,全线溃退。

就在瓦图京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日托米尔地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同时,在其南翼,科涅夫将军指挥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也发动了致命的一击。他们的目标,是另一个重要的战略城市——基洛夫格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在无职转生中寻找邂逅吗?

去病弃疾辞忧的崔辞忧

断亲嫁山野糙汉,被夫家宠成宝

横舟自渡

寒门崛起:从山村打猎养娇妻开始

夫子

开局大日真经,校花女鬼被炼化

牛气冲天

女儿身暴露后,同窗们夜夜难眠

见糖

直播通万界,给穿越的家人们送福利!

何事惊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