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国际研讨
爱吃熏肉白菜的云三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4章 国际研讨,觉醒阴阳眼,我成了都市风水王,爱吃熏肉白菜的云三郎,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安-德森教授的身体,开始微不可查地颤抖。台下,他带的几个学生全都惊得站了起来。
这是他从不对外人提起的往事,是埋藏最深的秘密。
“您表面上是理性的化身,是科学的信徒。但每个深夜,您都会被同一个噩梦惊醒。在梦里,冰面是红色的。”
林青阳收回手,语气依然平淡。
“您心脏的律动,比常人快7%。不是病理性的,是情绪性的。是愤怒。您恨的不是自己,而是命运的无常。所以您投身于逻辑和理性,试图为这个混乱的世界,建立一个可以掌控的秩序。”
“我说完了。”
林-德森教授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足足过了半分钟。
他抬起手,摘下眼镜,用手背用力地擦了一下眼睛。
再抬起头时,那鹰隼般锐利的眼神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震惊、痛苦和终于被理解的复杂情绪。
他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对着林青阳,深深地鞠了一躬。
然后转身,走下台。
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那掌声不是给一场精彩表演的,而是给一次灵魂的震撼。
林青阳站在掌声里,面无表情。
他知道,门,已经被他一脚踹开了。
接下来,才是真正要说的东西。
“我刚才用的,不是读心术,也不是什么魔法。”掌声平息后,林青阳继续说道,“我看到的,只是安德森教授生命信息中,最强烈的几个印记。”
“在我们的体系里,《玉匣真本》研究的,是天地自然的规律,是外在的时机与环境。比如,冰面为什么会在那个时间点碎裂。这是‘命’。”
“而《太乙金钥》研究的,是人自身的规律,是内在的心性与修为。比如,这件事发生后,安德森教授如何用一生的时间去回应它。这是‘运’。”
“一外一内,一阴一阳,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完整的世界。”
“它不是用来预测的,而是用来理解的。理解了,才能放下。放下了,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林青阳的语速不快,但字字千钧。
他没有展示任何图表,没有引用任何数据,他只是用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所有人都尊敬的学者,来当做他的“论据”。
粗暴。
直接。
却有效得可怕。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他系统地阐述了两部古籍如何互为表里,构成了东方智慧中关于“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宏大世界观。
他讲得深入浅出,将玄奥的“五行生克”比作团队协作中的角色互补,将“奇门遁甲”中的时空选择,比作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
台下的学者们听得如痴如醉。
许多人一开始脸上的怀疑,早已变成了专注和思索。他们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仿佛在接触一个全新的知识大陆。
演讲结束,进入提问环节。
第一个站起来的,竟然还是安德森教授。
他已经恢复了镇定,但眼神里的光,和之前完全不同了。
“林先生。”他扶了扶麦克风,“我收回我之前对东方神秘主义的评价。我有一个问题,或者说,一个提议。”
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您所说的‘气’,或者说‘生命信息’,在我们的体系里,或许可以称之为‘潜意识的能量场’。您通过‘阴阳眼’去感知它,我们通过罗夏墨迹、沙盘游戏去投射它。”
“您所说的《玉匣真本》关于环境和时机的影响,在我们的生态心理学和时间生物学里,也有涉及,但远没有您描述的那么系统和深刻。”
“您所说的《太乙金钥》关于心性修炼,与我们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目标异曲同工,但方法论截然不同。”
安德森教授深吸一口气,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
“我想说的是,我们是不是一直在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同一头大象?”
“所以我的提议是——我们为什么不合作?”
“我们成立一个跨学科的联合项目!用我们的心理学量表,来验证您的心性判断。用我们的环境监测设备,来分析您说的‘风水’布局。用我们的大数据,来回溯您‘择日’的有效性!”
“我们一起,把这头大象的全貌,给画出来!”
这个提议一出,全场再次沸腾!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学术交流了。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构想!
一位印度吠陀学者站了起来,激动地说:“我们的‘业力’理论,是否也能与您的‘命’与‘运’对话?”
一位日本的阴阳师紧跟着说:“我们的‘式神’,是否就是对‘气’的一种应用和引导?”
一个个问题,一个个设想,像潮水般涌向林青阳。
东方与西方,古代与现代,神秘与科学,在这一刻,壁垒仿佛被消融了。
林青阳站在舞台中央,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却没有多少胜利的喜悦。
他只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
他打开了一扇门。
门外,是一个他完全无法预料的,更广阔,也更复杂的未来。
他看了一眼放在后台角落里,用厚重绸布包裹着的两部古籍。
它们那么古老,那么脆弱。
却即将承载全世界的目光和期望。
他忽然生出一种强烈的冲动。
在这一切开始之前,必须先为它们找到一个最安全的,能够万世流传的“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