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缘字长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命理探原》自序,命理探源【译注】,陈缘字长青,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今之世,命理学的存续与废止成为一大重要议题,而这门学问本身的精深粗浅、纯正驳杂,尚且是其次的问题。

乙卯年(1915年),我不自量力,轻率地提笔写作,着成《命理探源》八卷,采用木版刊印、线装装订的形式。

书中从唐代到清代,各位先贤的学说,我都择要收录,本意是想与海内外的贤达之士,共同探讨命理学的存废问题,至于内容的精粗纯驳,实在未曾过多考虑。

没想到丙辰年(1916年)夏天,书籍刚一出版,上至当代权贵名流,下至天下的士人和商人,以及国内外各学校、各图书馆,纷纷写信索要、作价购买,纷至沓来。过了三年到戊午年(1918年),上海大书局出版《命理易知》。

又过两年庚申年(1920年),《命理菁英》出版。

这些书似乎都以我的着作为蓝本,却对内容进行了删改割裂。

又过一年辛酉年(1921年),上海有四家书局,竟然将我的原书整个翻印,连名称都未更改。

不几年间,上海命学苑的《新命》、房陵邓毓林的《命学发微》、古闽陈杰生的《命理商榷》、衡阳邹文耀的《子平术要诀》、水绕花堤馆主的《滴天髓新注》等,也如风起云涌般先后出版。

由此可以看出,国人对于命理学,内心是有保存而不废止的观念的。

我的着作自丙辰年(1916年)出版到辛卯年(1951年),转眼已三十六年,销售数量之多,何止万千。而我也虚度岁月,年龄已过七十。

参照商汤王浴盆上“日新”的铭文寓意(寓意不断革新),怎能不稍加改变?

因此,我谨将旧版重新改编纂写,凡是先贤的着名论述,向来为我所信服的,如《论贵贱》《论贫富》《论寿夭》《论性情》《论疾病》等篇章,都加以增入。

又将我多年经验所得融入其中:论命不可拘泥于年月日时的四柱八字,而应当以命宫、小限、流年、大运这四个部分的干支,合成十六字,才可分辨五行之气的盛衰、宜忌。

然后根据强弱多寡,调和补充,判断人生的穷通得失。

虽不能像烛照般清晰、计数般准确,却也不难做到十有七八的应验。

若再参考山川风土、家族德行,以及出生时的风雨阴晴,则更能丝丝入扣,洞察如燃火般分明。

至于论命说理,古籍侧重使用“六神”(正官、偏官等命理术语)的名词,其本质形态不明确,初学者难以捉摸。

本书则专门探讨五行的物理特性,其气质的刚柔、形态的变化,都可一目了然。

其实,六神是五行的代表符号,五行是六神的实质内涵,二者本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

至于格局名称,古籍中记载繁多,其中有偏枯虚浮、想象怪诞的,一概不予讨论。

本书首先论述“八格”(正官格、七杀格等八种基本格局),简单易懂、便于遵循。

其次论述从局、化局,再论“一行得气”“两神成象”等特殊格局。

而在化局之中,千变万化,真假不一:有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的,也有似假实真、似真实假的。

愚昧之人不加细察,仅以化局为真者判断为达官贵人,以化局为假者判定为孤儿异姓,怎能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呢?

其他友朋的新着作中,有特殊创见且说理新颖的内容,我都择优收录,以供同好研讨。

过去我着《命谱》八卷,曾蒙王清穆先生赐序,其中说:“科学名词,我国古代本无,是辗转翻译而来。解释者说,凡是进行系统研究的学问,就可以称为科学。那么我国的专门技术,哪一种不是科学呢?”

聂云台先生在《耕心斋随笔》中说:“我有几位亲友,精研命理学,所言多有奇中,都是通过读书自学通晓其法,未曾从师。能遵循固定法则而推得数术规律,这难道不是科学吗?”

两位先生学识渊博、德高望重,他们这样说,绝非舍本逐末、数典忘祖之人所能相比。

如今改编完成,略述始末,命名为《新命理探源》,本意是想区别于旧版,实则新从旧生,无旧不能生新。

古语说:“温故知新。”

又说:“苟日新,日日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赤焰黎明

血战斑马线

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

金火无瑕

火影:你也没说我是反派啊?

为了爱与正义

末日黎明:重生之战

爱吃薄荷粥

港综:癫过砵兰街!

小宋你好

想吃绝户?滚!七岁恶女打猎养家

荷叶泡泡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