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向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章 怎能出尔反尔?,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姜向春,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高俅并未刁难,仅将文书批驳,随即将杨志逐出殿帅府。

杨志心绪烦乱,返回客店,暗自咒骂高太尉过于狠毒苛刻。

此后数日,他每日借酒消愁,短短六七天便耗尽仅余的银两。

眼看除夕将近,他囊中羞涩,不知如何度岁。

抚摸祖传宝刀,杨志长叹一声,几番权衡后毅然决然携刀出门。

刚出店门,寒风呼啸而至,卷起遍地枯叶。

他行至马行街,于刀上插草标,立于街旁售卖。

望着川流不息的行人,杨志连连叹息,自责沦落至此竟需街头卖刀,对高俅更是怨愤难平。

复又想起若早知今日,不如留在梁山泊为寇。

正当寒意侵袭令他近乎麻木之际,忽然听见有人高喊:“快避让!大虫来了!”

杨志疑惑不解,东京城怎会有猛虎?

抬眼望去,但见一个身形魁梧的醉汉踉跄而来,面容粗犷,状若狂徒,活脱脱像极了梁山的李逵。

此人乃京师恶名昭着的泼皮,唤作没毛大虫牛二,平日里专横跋扈、惹是生非。

东京的达官显贵若有不便亲自处理之事,常托牛二代劳,即便惹上官司,亦有贵人庇护,故官府奈何不得。

见众人都已散开,唯独杨志守着刀待售,牛二遂上前挑衅。

面对寻衅者,若非一击毙命,必会被其纠缠致死。

杨志被牛二纠缠得烦躁不堪,想到近来的种种遭遇,怒火涌上心头,正欲拔刀之际,前方忽然迎来一顶暖轿。

轿中之人听见动静,撩开帘子,一眼瞧见杨志与牛二,立刻示意停下。

轿内走出一位四十余岁的男子,气度不凡,他注视着二人,开口便问:“牛二,你又在这儿惹事?”

牛二虽已醉酒,却认出了来人,顿时清醒了几分,赶忙堆起笑容,对杨志退到一旁,恭敬道:“原来是李都管驾临,不知有何吩咐?”

“闪开,这里没你的事!”

李都管无视牛二,直接将目光投向杨志,笑道:“这不是殿帅府的杨制使吗?怎会沦落至此?”

杨志连忙行礼,道:“见过李都管,小人杨志见过。”

原来此人正是驸马王晋卿府上的亲信。

李都管道:“许久未见,你怎么成了这般模样?”

杨志硬着头皮回答:“小人押运花石纲时,在黄河失事,丢了官职,现下手头拮据,不得已才……”

“卖刀来了?”

李都管轻笑一声,“当年王太尉多次寻你,你都不愿出手,如今倒是舍得卖了?”

杨志叹了口气,默然无语。

李都管见状并未多言,直接摘下草标,说道:“跟我走吧,王太尉久闻此刀之名。”

杨志见李都管入轿,心中一动,随即紧跟而上。

牛二目送二人远去,喃喃自语:“哼,什么制使,今天算你走运,否则……”

王晋卿乃宋神宗的驸马,娶蜀国大长公主为妻,任左卫将军、驸马都尉,人称小王都太尉。

此人 ** 倜傥,与赵佶未登基前便是至交,关系甚笃。

待到赵佶登基,王晋卿自然成为座上宾,虽仅任闲职,却无人敢轻视于他。

王晋卿擅长诗词书画,其词清丽脱俗,画作则优雅而润泽,这正是赵佶欣赏他的缘由。

然而,此人并非善类。

他的妻子蜀国公主温柔贤惠,从不嫉妒,身为公主却每日悉心侍奉婆婆。

后来,蜀国公主病重,王晋卿愈发放纵,竟与小妾当着公主面 ** ,令公主悲愤交加。

宋神宗得知此事后,将王晋卿降职,并亲自探望公主,询问有何诉求。

蜀国公主心地善良,请求恢复王晋卿官职,次日便撒手人寰,唯一的孩子也在三岁时夭折。

王晋卿可谓“升官发财死老婆”。

话说杨志随李都管来到驸马府,见到了小王都太尉。

“小人拜见太尉!”杨志恭敬行礼。

王晋卿瞥了杨志一眼,视线落在那把刀上,笑道:“让我看看你的刀。”

“请太尉过目!”杨志不敢迟疑,双手呈上祖传宝刀。

王晋卿接过,拔出刀鞘,只见寒光耀眼,冷气逼人,远观似冰封玉池,近看似雪落琼台。

刀身花纹繁复,宛如丰城狱中铁剑飞出;紫气横亘,恰似楚昭梦中所得。

其锋芒远胜太阿巨阙,媲美莫邪干将。

“好刀!”王晋卿赞叹,脸上满是喜爱之情。

王晋卿虽为文人,却酷爱兵器,府中设有专门存放刀剑盔甲的库房,堪称兵器收藏家。

他对杨志手中的宝刀心仪已久,只是杨志不愿出售,他也未强求,不想今日竟主动献上。

王晋卿反复端详宝刀,头也不抬地问:“杨志,你这刀如今值多少银两?”

杨志心思缜密,立刻答道:“太尉若喜欢,这刀便是您的,无需分文。”

王晋卿这才抬头,笑道:“不要钱?那你想要什么?府中之物,你若中意,尽可带走。”

杨志急忙说道:“小人不敢冒犯,请太尉帮忙说句话,让我的职位恢复原状即可。”

杨志明白,王晋卿虽无实职,却是官家常客,而高俅未发达时曾是其府中的门客。

高俅虽然有些问题,但他重情义,帮过他的人会得到百倍回报。

反之,得罪他的人也难逃后果,王进就是个例子。

杨志认为,有王晋卿帮忙,事情应该不难解决。

王晋卿摇头道:“杨志,你太不懂事了。

别的差事办砸了,我还能为你求情,高俅也不会刁难你。”

“可你偏偏丢了花石纲,官家一心想着工程进度,你丢了一船货物,又要耽搁多久?”

“你知道高俅是如何升官的吗?他侍奉得当,官位稳固。

可如果你因丢了花石纲影响工程,官家得知岂会善罢甘休?”

“杨志,高俅虽出身我家,但今非昔比,我也不能轻易开罪他。”

杨志听后,心中一沉,忙拜谢道:“恳请太尉指点一条明路。”

王晋卿思索片刻,问李都管:“你有何计策?”

李都管灵机一动,说:“前几天济州知州不是有信来吗?不如让他去济州?”

“此计可行。”

王晋卿眼前一亮,对杨志说:“济州你应该知道吧,那知州任清荣前些日子托我办事,我给你写封信,你带着信去找他。

听说济州盗匪猖獗,凭你的家世,定能获得青睐。”

原来,自从济州官军战败,任清荣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将大量银钱送往东京,一面掩盖失败责任,一面谋求调动。

任知州文笔出色,加之贿赂,失败责任已被掩盖大半,但调动并非易事。

官场如棋盘,位置固定,哪有空缺随意填补?

杨志听罢此言,心中暗自一惊,心想济州的匪患,除了梁山泊还能有谁?难道自己真要与梁山为敌?

然而此时的杨志已无退路,见王晋卿如此提议,也只能恭敬地拜谢:“多谢王太尉。”

“不必沮丧,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

你到济州后,任清荣念在我面上,定会接纳你。”

“凭你的才能,还怕谋不到一官半职吗?”

王晋卿哈哈一笑,随即不再多言,命人取来笔墨,写下一信交付于杨志,另赠百贯钱。

杨志接过书信与银两,再三感谢,随后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

王晋卿目送杨志远去,轻抚手中的宝刀,笑意盈盈:“昔日我多次劝说,杨志始终不愿出售此刀,如今不过百贯便得手,真可谓不费吹灰之力。”

李都管奉承道:“太尉,这刀似乎并无特殊之处,若想拥有宝刀,何必这般费神,直接打造一把即可。”

王晋卿瞪了他一眼,说道:“你懂什么?此乃金刀杨无敌所用之物,不知曾饮过多少契丹人的血,更斩杀过辽国驸马。”

“试问,这种沾满敌军鲜血的宝刀,岂是寻常铁器可比拟?”

李都管再次献媚:“太尉所言极是,实乃小人见识浅薄。”

王晋卿未再多言,只是把玩着宝刀,却忽而长叹一声。

李都管急切询问:“太尉今日得此宝刀,为何叹息?”

王晋卿答道:“你身为我的亲信,怎会不知我所求者,不过是杨志的宝刀与徐宁的宝甲。

现宝刀已在手中,只盼能获得那宝甲。”

“可惜,我已经出到三万贯,徐宁依旧不肯出手。

他身为金枪班教头,不同于杨志这般窘迫。”

李都管笑道:“此事易如反掌,太尉只需稍加计谋,区区金枪班教头,还能翻出什么浪花不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恶雌肥丑胖,开局五个兽夫修罗场

言尽书

港综之江湖

作者陈然

仵作生香

秃头蘑菇

从底层崛起,我要这世界低头

四象宫的艾尔伊洛

扬了全家骨灰后,疯批医妃权倾朝野了

迷魂

行尸走肉:先知林峰

娴来娴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