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让历史来决定吧
一天一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章 让历史来决定吧,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一天一万,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知道秦裕这次和这位老领导的谈话内容,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但这位老领导从011研究所离开过后,没几天。
上面在人体繁育装置的运用上,就做了最终决定。
并且,和秦裕先前提到的想法也差不多。
的确就是允许社会集体抚养和家庭利用人体繁育装置孕育之后传统家庭抚养两种方式同时存在。
只不过具体怎么同时存在的方法,也挺绝的。
目前华国总共十五亿人。
按照此后都能够在合适的年纪使用2611延寿针剂,平均寿命能够达到180岁计算。
每年也需要出生八百三十多万人口,才能够基本保证人口不增不减。
但,在2611延寿针剂普及之后,这三年时间,
整个世界范围内,每年新增人口数量都出现了暴跌。
华国范围内,去年出生的人口仅四百万出头。
如果按照这个出生率计算,大概每三十年,总人口就能够往下折一半。
这也是为什么说人体繁育装置的出现,是2611延寿针剂普及副作用的一味解药的原因。
此刻,上面放发的决定公告就是,
将每年计划增长的人口维持在900万人,保持一个较缓的总人口速度增长。
那如果这一年,出生的人口不够的话,剩下的,就直接用人体繁育装置批量的补。
用来补足每年需要增长人口的这部分,就采用社会化集体抚养来培养。
毕竟,都不愿意生,肯定也找不到这么多家庭来收养这些人体繁育装置中孕育出来的小孩。
那就只能够这么办。
这个公告过后,
网络上和现实中,争论虽然还在持续,不少人也对于未来这两种小孩成长起来之后可能存在的剧烈矛盾有些担忧,
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挑不出官方这么做的毛病。
需要那么多人出生是客观需要,
人体繁育装置中孕育出来的,那数百万没有父母的小孩,也需要养。
那没办法,就只能够这么搞。
当然,在这份公告下,还存在一些具体执行的细则。
比如说,华国这边将成立一个专门的,用来负责培养管理这些社会集体抚养的小孩的机构,
给这个机构取了个名字,就叫‘社养局’,全称是‘社会化抚养保障局’。
虽然只是一个局,但获得权限却不小。
将整合国内的所有福利院机构,幼教机构,用于抚养这些人体繁育装置中按计划繁育出来的婴儿。
同时,面向整个社会,发出了大量的招聘需求。
旨在以专业的人员,抚养这些按计划繁育出来的婴儿成长。
按照计划,这些小孩会在各地社养局的社养基地内出生,由专门人员负责抚养,哺育,度过幼年阶段。
然后和其他家庭抚养的孩子一样,享受教育的权利,也承担受教育的义务,
最终培养成人,进入社会。
同时,官方也明确提到了,将会为这些社会抚养的婴儿每年划拨一定数量的全社会的资源,用于社养机构的运行,这些孩子的成长。
“公立幼儿园的,原本都要解散了,现在我这儿被社养局收编了?太好了,别管你们支不支持,反正我是支持的。”
“我只有一个问题,这些社养局长大的孩子,从逻辑上来说,大概率就会偏向不要孩子。那以后,社养局长大的孩子不是会越来越多?”
“我倒是觉得,社养局长大的这些孩子,不是相当于都是孤儿?他们未必不会自己要孩子吧?”
“什么孤儿?要是整个社会一多半的人是孤儿,还是孤儿吗?”
网络上和现实中就此的纷纷扰扰估计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直到许多人们口中的‘新人类’和‘旧人类’真正分出胜负。
不过在现在,这件事情肯定是暂时告一段落了。
倒也没有人过分激烈的,想要反对上面对这件事情采取的决定。
而华国之外,
在提出交易人体繁育装置的相关技术被华国这边拒绝过后,
人联的另外两方,也没有再继续坚持。
对于他们来说,人体繁育装置这项技术,虽然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这是后2611延寿针剂普及时代所需要的一项重要技术,
但这项技术终究和2611延寿针剂不同。
他对于整个社会带来的效果没有那么直接,对于当前的人们来说,对于这项技术的需要也不是那么迫切。
毕竟,哪怕是人口持续衰减,都衰减到功能灭亡,也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影响不到现在的他们。
而且,出于各种原因,
人联中这另外两方中的大多数人们,对于大范围引用进人体繁育装置这项技术,采取像华国这边这样同样的计划,也有很大的抵触意见。
所以,华国之外各方,基本就处于一种观望的态度。
……
当年,
因为最终决定大范围使用人体繁育装置,
人体繁育装置的二期实验,也算是开始了。
为了保证人体繁育装置的安全性,
这一次,肯定就不止单单从人体繁育装置中孕育一个孩子了。
011研究所的部分研究员们忙碌起来,在批量生产人体繁育装置的产线没建成之前,
他们还需要用之前的实验室方法,再制造一些人体繁育装置和类似营养液的东西,用作人体繁育装置的二期实验。
不过这件事情,
倒是不怎么需要秦裕这个011研究所的负责人亲自负责,多操心了。
对于秦裕来说,人体繁育装置是一项已经完成的技术,
后续的实验,由011研究所内其他研究员和研究团队继续推进就行了。
秦裕,更多的,还是在思考接下来要做些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