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首批
一天一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5章 首批,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一天一万,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这个时代时代,社会集体抚养普及的时代,基本上肯定是公平的。
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获取进入到地下避难城的资格都是完全均等的。
首批往地下避难城内迁移的人数,讨论过后,决定是两千万人。
这肯定不是首批地下避难城容纳的极限,但本身这首批地下避难城也没有完全完成建设,
这首批人进去之后,也能够根据具体的地下避难城市运行情况,对于后续其他地下避难城市的建设做一些细微的调整。
最终,肯定还是要将所有地下避难城尽可能塞满。
而这首批两千万人的具体抽取策略,
则是,
首先会直接拿出来两百万人的名额,不参与大众范围内的抽取,
以直接发放的方式,发给过往有一些科研贡献,能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继续做出突出贡献的研究人员。
而剩下的1800万名额,则采取一九原则。
华国范围内,从十岁到一百五十岁之间的人群,直接抽取名额人数中的九成,
十岁之前的孩子和一百五岁之后的老人,抽取剩下的一成。
抽取到的名额,不可以进行交易,只能够供本人使用,但可以自愿选择放弃。
而具体抽取名额的执行,由强人工智能负责。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名额抽取方式,似乎是有些理性的过头了。
但这就是一众人们讨论之后,得出的最终结果。
公布之后,绝大多数人们其实也没有什么意见。
在这儿文明存亡的关键时刻,
只能够一切优先保证文明整体的存续。
然后才是最大可能的,保证整个文明更多的人存活下来。
在这件事情,以新闻的形式发布了过后,
同时,还公布了一个抽取名额的具体时间,就在新闻发布之后,当天的下午。
不过,由强人工智能负责抽取名额的话,其实也不需要人们多做什么,
只需要等待,等待着最后结果的出现。
于是,
时间到了当天下午的名额抽取时间过后,
华新社再发布了一条快讯,告知所有人们,本次进入地下避难城的名额抽取已经结束。
而同时,获取到本次名额的人们,都已经直接收到了官方发来的短信,
即便是极少数没有在使用智能终端的人,第一时间里,也有智能机器人上门,
或者是城市内一些公共智能终端,直接将结果通知到了相应获得名额的人。
“卧槽!我中了!我抽中了!”
当天,网络上原本就紧张等待着结果的人们,在结果出来之后,自然就再忍不住,激烈而热闹的讨论了起来。
“羡慕,我没有抽中。不过,没事儿,听说地下避难城市里,每个人居住空间都很小,现在早早下去了,也是遭罪,我等后面再下去,遭罪的时间也少点……好吧,我踏马都要羡慕哭了!”
“呼……我也抽中了,我都没有想到我运气这么好,竟然首批就抽中了,今晚上可以睡个好觉了。”
“我也抽中了……啥时候搬啊,具体怎么搬啊,我可以带什么东西?”
“等着吧,马上应该就会有公告了……不是,话说不是总共才一千八百万的名额吗?我这儿一转眼就看到这么多说自己抽中名额的人?”
“有没有一种可能,像我这种没有抽中的,这会儿实在是不想说话……嗯?我怎么也来短信了,通知我也抽中名额了?我怎么来短信的时间比你们都要晚一点?我这儿信号出什么问题了?”
“嘿嘿,我抽中了,不过我就不去了,我都一百六十几了,这辈子也差不多活够本了,名额我就放弃了。反正到最后,要是能够把我们这些老家伙塞进去呢就塞,塞不进去就算了,估摸着还有一些和我一样的吧,这些收回去的名额,应该是重新进行了抽取。”
“不是,别这样啊,抽到你就去呗……”
网络上,持续热闹着。
虽然就比例来说,首批两千万人,对比华国范围内的此刻总人口,
连百分之一都没有。
不过对于这件事情本身,绝大多数人们不管是在这次抽没抽中迁移名额,都持续关注着。
而就和人们预想的一样,
在两千万人的名额全部抽取完毕之后,
很快,同样由华新社,就发布了一些首批迁移往地下避难城市人员的具体迁移事项。
首先,
首批迁移将很快就进行,依赖于智能时代的交通系统,
将至少在一周内,将所有首批两千万人,从原本各地区,全部送进首批初步完成建造的各地下避难城内。
从此刻开始,抽中迁移名额的人们,就可以立即开始相关准备了。
其次,
迁移往地下避难城的人们,每个人最多只能够携带五十千克的随身物品。
当然,因为进入地下避难城过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旧将执行物资配给制,
所以本身也不需要人们携带什么太多东西,对于大多数人们来说,这五十千克的随身物品额度,
只是用来给他们带走一些,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有些纪念意义的东西。
再其次,如果因为配偶两人中仅有一人抽中名额的,可以选择继续保留名额,而不立即进入相应地下避难城。
……
而在这末日危机来临之前,
时间本身就一直是很紧张的。
在许多抽中名额的人们,看到这条关于迁移细则的报道时,
就如同报道中说得那样,他们就已经收到了短信,或者其他形式的通知,
要求他们在数个小时之内,携带好需要携带的随身物品,
从住所,或者是其他地方,来到任意路边。
会有智能交通系统,直接将他们通过各种交通方式,运送向他们接下来一段时间里,
将要生活的地下避难城市。
于是,
收到通知的人们,一边思考着将带走哪一些东西,一边匆匆和原本生活圈里的朋友们道别,
当然,比较好的,
此刻完成基本建设的地下避难城市内,依旧有能够和地面联系上的信号,
提前进入到地下避难城市的人们,依旧可以和原本的朋友保持线上的联系。
这一点,也让抽中名额,此刻作为第一批往地下避难城市迁移的人们,稍微缓解了一些对未来的紧张。
为了躲避末日危机,
采取往地下避难城市内迁移的计划,也就这么轰轰烈烈开始正式进行。
华新社等主流媒体,为了回应人们的关注,也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全程直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