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第二个合作科研项目
一天一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3章 第二个合作科研项目,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一天一万,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秦裕院士,我们认同您和人类文明相关研究员,关于电推进系统上限做出的判断。”
“在漫长的迁徙中,我们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电推进系统受限于对工质的需要,运行过程中工质的存在,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天然极限。”
“想要让我们的星际飞船达到更高的速度,乃至于亚光速,可能依旧需要摈弃工质的存在。”
“秦裕院士,就您和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团队的意见,您认为,电推进系统这条技术线路的上限在什么地方?”
考虑到秦裕的安全,
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的交流和往来中,从未真正完全透露过秦裕那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过往。
斯托文明的‘史诗’已经死去,人类文明的史诗可还活着呢。
虽然双方文明目前交流合作的好好的,
但要是秦裕院士过往在人类文明中,对人类文明的历史造成过何等程度的影响,指不定斯托文明会不会觉得秦裕院士是一个威胁,就想将秦裕院士干掉呢。
不过,哪怕是不知道秦裕同时是强人工智能之父,碳基芯片之父,人类文明人联时代的缔造者,航天领域电推进时代的开辟者,氦3聚变技术研发的主导者……
就这些年,斯托文明和人类文明的持续交流中,
也已经知道,人类文明中决定着文明具体走向的负熵研究院的负责人,同时还是一个极其优秀的研究者。
人类文明中,因为此前和斯托文明的交流,一些从斯托文明那获得理论知识,在期刊上发表的时候,直接冠上了斯托文明研究员的名字,
斯托文明内,也是一样,哪怕是不提及秦裕那些最耀眼的成就,也依旧有一些重磅的理论成果,比如先前的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论,以及一些数学理论成果。
秦裕这个名字,伴随着双方文明交流过程中,出现在斯托文明中的一些论文,也已经在斯托文明中不少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眼前变得熟悉。
此刻,
这份来自于斯托文明的信息中,为了表达对秦裕的尊重,
斯托文明相关研究团队,也用上了斯托文明中没有的院士称呼。
“就我个人的看法和判断来说,电推进系统能够达到的速度极限可能是在百分之十光速以内,考虑到研究投入和收益的问题,越到后期投入越多,能够带来的突破越少,实际在电推进系统这条技术路线上,能够达到的,应该还有低于这个数字。”
秦裕给于了斯托文明回复。
电推进系统能够达到的极限速度,实际受到整个电推进系统所有子系统,乃至于搭载了电推进系统的星际飞船整体影响,
不单纯是电推进系统中,电推进发动机中喷射出来的等离子体速度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电磁轨道炮的发射速度能够远远高于目前的星际飞船速度,
但星际飞船速度,却在百分之七光速之后就逐渐触摸到天花板的原因。
当然,也像是斯托文明提到的,工质推进方式本身也有着极大的局限。
从电推进系统的能源系统产生能源,到等离子体喷发出,
能源的利用率其实依旧也不那么令人乐观。
“秦裕院士,那么看来,对于我们双方文明来说,接下来想要获得更高的飞船飞行器航行速度,都需要摸索全新的推进技术。”
“一种,不利用工质的,无工质推进引擎。斯托文明的神圣决策者,同样认可这一点,并认为应该在该领域的研究上,和人类文明达成合作。”
“秦裕院士,不知道,人类文明是否能够同意,就一种无工质推进引擎技术的研究,我们双方文明再达成合作科研。”
斯托文明的消息再发送来,
秦裕参考了一下负熵研究院内,相关研究所,研究团队的意见,
同意了斯托文明在继‘重核聚变合作科研项目’之后,
两个文明之间,再开展一个新的,关于新型推进技术的合作科研项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