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玖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漠北烽烟:仁君的铁血征途,明朝的名义,云玖龙,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猛地起身,撞翻了烛台。烛火在青砖上跳动,映出他铁青的脸色。原来朱元璋的 \"圈禁\" 不过是权宜之计,当北疆战事吃紧,那个深谙帝王心术的父皇,终究还是放出了朱棣这把 \"刀\"。

\"备马,回北平!\" 朱标抓起披风,却被宋濂拦住:\"殿下,前方就是北元王庭,此时回师,前功尽弃!\"

\"你不懂,\" 朱标望着南方,眼中闪过复杂的光,\"比起北元,更危险的敌人,正在我们身后。\" 他忽然冷笑,\"朱棣解圈禁,意味着父皇对我起了疑心 —— 若我继续北伐,他定会借朱棣之手断我粮草;若我回师,正好坐实‘畏战’的罪名。\"

宋濂恍然大悟,额间渗出冷汗:\"那殿下打算?\"

\"将计就计。\" 朱标重新坐下,蘸着烛泪在舆图上画下标记,\"让蓝玉率五万大军继续北伐,直捣王庭;我带三万轻骑回北平,\" 他指尖停在古北口的位置,\"顺便,会会那位刚‘解禁’的好弟弟。\"

黎明时分,朱标率军踏上归途。望着漠北草原上渐渐消失的明军大旗,他忽然想起穿越时看过的历史评论:\"朱标若在,明朝必无靖难之役。\" 但此刻他明白,历史的改写从来不是靠一句话,而是需要每一步都踩在权谋与鲜血的刀刃上。

北平城的城门在暮色中打开时,朱棣的亲卫正列队迎接。朱标望着弟弟囚衣外新披的铠甲,望着他腰间重新挂上的 \"御赐戍边\" 佩,忽然轻笑:\"棣弟的圈禁,倒是比本宫的行军还舒服。\"

朱棣回礼时,袖中滑落的密信正好落在朱标脚边。捡起扫过内容,朱标心中一惊 —— 上面写着 \"宁王率朵颜三卫南下,不日抵达应天\"。他忽然明白,这是朱元璋的连环计:用朱棣制衡他,用宁王制衡朱棣,帝王的权术,从来都是层层嵌套的死局。

\"皇兄看够了?\" 朱棣忽然凑近,低声道,\"父皇让我来北平,不是为了助你,而是要告诉你 ——\" 他指着远处的烽火台,\"这天下,终究是马背上打出来的,不是你坐在书斋里算出来的。\"

朱标盯着他眼中跳动的火光,忽然想起御书房里朱元璋说的 \"握刀的手\"。他忽然将密信塞进朱棣手中,转身走向自己的营帐:\"棣弟,你我都只是父皇手中的刀。但本宫这把刀,\"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冷硬,\"只斩外敌,不斩同袍。\"

夜风卷起帐帘,露出朱标在舆图上画下的最后一道标记 —— 那是应天紫禁城的轮廓,旁边写着 \"新政必行,藩王必制\"。漠北的风雪掠过他的发梢,却吹不散眼中的坚定。这一仗,他不仅要赢在战场上,更要赢在父皇的棋盘上,赢在整个时代的走向里。

雪,又开始下了。落在明军将士的盔甲上,落在北平城新换的 \"燕\" 字大旗上,也落在两个兄弟注定纠缠一生的命运里。烽烟未尽,征途未止,属于朱标的铁血仁政,正在这漠北的风雪中,悄然埋下改写历史的种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共生面板,我在修仙界种田长生

桂花红茶叶蛋

开局去父留子,我无敌全靠女神努力!

茶巨

修仙:必须双修

总是郁郁不得志

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

文屹

大明第一国舅

黑胖的老鼠

我死后,妻子浪翻了

小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