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玖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章 扬州繁景:算筹织春,明朝的名义,云玖龙,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凤阳的晨露还沾在车辕的獬豸纹上,朱标的车架已驶入扬州地界。陈砚掀开绣着算筹纹的车帘,漕河上百舸争流的景象扑面而来 —— 官船的朱砂獬豸旗与民船的青布算筹幡交错而行,桅杆上晾晒的夏布绣着统一的獬豸眼纹,在阳光下织成一片律法与民生交织的锦缎。
\"娘娘,码头上的盐包堆得像算筹山!\" 翡翠指着岸边整齐的盐袋,每个袋角都用红绳系着算筹形木牌,\"听说是按《两淮盐运章程》分品级堆放,官盐用朱砂印,商盐用墨绿印,一目了然。\"
陈砚的银镯在车辕上轻叩,目光扫过正在验货的女吏。她们身着统一的青布襦裙,腰间别着鎏金算盘,腕间银镯的算筹纹与盐袋木牌遥相呼应。当发现某艘商船上的盐引数目与算盘记录不符时,女吏们齐声背诵《大明盐法》条文的声音,竟比漕河的浪涛还要清亮。
车架转入扬州城,青石路上的车辙印都被修成算筹形状,路中央的獬豸浮雕每隔十步便有一座。陈砚望着街边林立的商铺,酒肆的招幌上绘着算筹与酒坛的图案,布庄的匾额下挂着獬豸纹的量衣尺 —— 这是新政后扬州商人自发形成的 \"诚信标识\"。
\"算学塾的孩子们在唱新曲!\" 翡翠指着街角的凉亭,十几个戴银镯的孩童正围着石桌拨算盘,唱着改编的《算筹歌》:\"一归盐引二归商,三归民户米满仓;獬豸守着漕河闸,算珠拨出太平章......\"
朱标掀开隔壁车帘,玄色常服上的暗纹蟠龙与街面的獬豸浮雕相映成趣:\"砚儿,你看那间 ' 归仁布庄 ',正是明心庄的织女们开的。\" 他指向二楼晾晒的獬豸纹夏布,\"听凤阳来的商队说,这种布在应天贵胄圈已成风尚,连徐皇后都派人来订。\"
行至盐丁聚居的归仁里,陈砚看见晒盐场上的盐堆被码成算筹形状,每个盐堆前都立着石牌,用算筹符号标着产盐量、应缴税银、盐丁分利数目。老盐丁李三正教孙子拨弄袖珍算盘,孩童腕间的红绳上串着微型獬豸雕件 —— 那是新政后盐丁家庭的 \"吉祥符\"。
\"娘娘还记得吗?\" 李三看见陈砚,忙不迭放下算盘,露出腕间与她同款的算筹纹银镯,\"去年这时,咱们还在为一口官盐发愁,如今每月十斤盐准时送到家,多余的盐还能换织机坊的布。\" 他指向自家门前的户籍牌,\"您瞧,' 盐丁良籍 ' 四个字,可是知府大人亲自题的。\"
扬州盐运司的后堂里,新任盐运使王清展开最新的《盐引平衡图》。图上用三色算筹标注官、商、民三界盐运量,红色算筹代表官盐,绿色代表商盐,蓝色代表民生用盐,三线在 \"漕河中枢\" 处交汇,形成精准的平衡三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