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玖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章 金殿辩才:墨证如山,明朝的名义,云玖龙,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住口!\" 朱标拍案震得玉镇纸滑动,\"马皇后当年佐太祖定天下,何尝不是女子?朕今日擢用陈言,正是遵太祖 ' 唯才是举 ' 的遗训。\" 他望向陈砚,目光稍软,\"传证人吴明。\"

当脸色青白的吴明被锦衣卫拖进殿时,吴祯的云雁补子终于彻底蔫了下去。吴明颤抖着呈上松烟墨锭,正是陈砚昨夜在他枕下搜出的证物:\"大人让小的专改寒门士子的试卷,尤其...... 尤其李秀娘的策论,说女子做官会乱了朝纲......\"

\"够了!\" 吴祯突然惨笑,\"陛下要治罪便治罪,何必弄这许多手段?\"

朱标的目光扫过御案上的《大明律》,最终落在 \"奸党罪\" 条目上:\"吴祯,你结党营私、篡改科举,按律当处斩。\" 他顿了顿,声音稍缓,\"但念在你早年弹劾胡惟庸有功,着即革职为民,永不叙用。\"

殿内一片寂静,唯有漏壶滴答作响。陈砚望着吴祯被拖出殿外的背影,忽然想起三年前在刑部大牢,那些因出身被剥夺科举资格的女子。李秀娘走到她身边,低声道:\"娘娘,以后咱们的孩子,是不是都能堂堂正正地考科举了?\"

\"能。\" 陈砚望着殿中悬挂的《太祖高皇后训》,马皇后的画像在晨光中庄严肃穆,\"只要律法在,笔杆在,天下就没有永远封死的门。\"

朱标走到她身边,袖中滑出个檀木盒:\"打开看看。\"

盒中躺着支素银簪,簪头刻着细密的竹简纹,正是她父亲当年教她习字时用的笔架样式。陈砚抬头,看见他眼中倒映着殿外初绽的玉兰:\"陛下,这是......\"

\"是朕让尚宝司照着你父亲的遗物刻的。\" 朱标轻声道,\"往后你用这支笔,不仅要写律法,还要写天下女子的前程。\"

应天城的阳光终于穿透晨雾,照在陈砚新得的银簪上。她忽然轻笑,想起昨夜在书院地窖,用松烟墨拓下的吴明指纹 —— 那些试图用墨色遮住天光的手,终究会在证据面前原形毕露。而她手中的笔,终将与天下士子的笔一起,在大明的科举史上,写下 \"公平\" 二字,让每个字都像此刻殿角的铜钟,清亮而悠远。

退朝后,陈砚带着李秀娘走过御花园,看见新科进士们正在碑廊下观摩《科举新诏》。阳光穿过玉兰花瓣,落在李秀娘的莲花银戒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远处传来孩童的读书声,念的正是李秀娘策论里的句子:\"律法如秤,不偏不倚;科举如镜,照见贤愚。\"

陈砚摸着腕间空置的银镯位置,忽然觉得那里不再空荡 —— 父亲的笔架、朱标的银簪、李秀娘的银戒,还有无数寒门士子手中的笔,早已在她心中连成最坚固的镯子,比任何银饰都更珍贵。这镯子刻着的,不是算筹或獬豸,而是千千万万双渴望公平的眼睛,和一个王朝对贤能的无限渴求。

是夜,陈砚在刑部后堂批阅新到的科举申诉状,银簪尖划过 \"乐户从良许考\" 的条目时,忽然听见窗外传来鞭炮声 —— 那是明心庄的织女们在庆祝李秀娘登科。她望向案头朱标新批的诏令,\"勿论出身\" 四字的朱砂印格外鲜艳,忽然明白,今天的金殿辩论,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 一个让所有笔尖都能自由书写的起点,一个让律法真正成为天下之秤的起点。

银簪在纸页上落下,写下 \"准奏\" 二字,墨色饱满,力透纸背。陈砚知道,这一笔下去,无数像李秀娘这样的女子,将带着希望走进科场,而她腕间无形的镯子,终将在时光中沉淀,成为大明王朝最动人的注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共生面板,我在修仙界种田长生

桂花红茶叶蛋

开局去父留子,我无敌全靠女神努力!

茶巨

修仙:必须双修

总是郁郁不得志

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

文屹

大明第一国舅

黑胖的老鼠

我死后,妻子浪翻了

小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