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玖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1章 湖山日常,明朝的名义,云玖龙,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是听说新任知府好说话?\" 陈砚的声音陡然冷下来,\"《大明会典》载,凡市易货物,双方合意后不得擅自毁约。你若再欺压匠人,本官便让你去应天的织染局当学徒,学足三月再回来。\"
阿巧破涕为笑,向陈砚福了福身。离开时,陈砚将獬豸荷包塞给她:\"若再遇刁难,便拿这个去府衙。\" 转身时,看见绸缎庄二楼的窗棂闪过一道人影,腰间玉佩正是锦衣卫的腰牌样式 —— 李焕的人果然无处不在。
暮色降临时,陈砚收到朱标的信,笺纸上画着西湖的简笔地图,断桥处标着 \"卿卿住所\",旁边注着:\"已查杭州前知府与李员外有亲,界石案可深挖。\" 她望着熟悉的字迹,忽然想起在舒城时,两人也是这样隔着千里共破奇案。
是夜,木屋的烛火映出两个人影。陈砚对着舆图沉思,窗外的锦衣卫暗桩们在芦苇荡中保持着警戒距离。她知道,朱标看似让她来西湖散心,实则暗中查探杭州官场旧弊 —— 李员外的地契案,不过是冰山一角。
\"大人,有位老儒求见。\" 周妈的通报打断了思绪。来者抱着一摞书,正是前日在湖滨路遇见的私塾先生:\"听闻大人欲办女学,老朽愿捐出毕生所着《女训解》。\"
陈砚翻开泛黄的书页,见里面不仅有《列女传》注释,还有算术、地理等内容:\"老先生可愿在湖边开讲?\" 她指向临湖的轩窗,\"每日未时,本官的木屋便作学堂。\"
老儒的眼中泛起泪光:\"老朽盼这一天,已等了三十年。\"
次月端午,西湖的龙舟赛格外热闹。陈砚站在木屋前,看着阿巧带着绣坊姐妹划着装饰着獬豸纹的小船,王老汉的孙子在船头挥舞着律法竹简样式的彩旗。远处的官船上,杭州卫所指挥使李焕扮作富商,目光始终不离陈砚的方向。
应天紫禁城,朱标看着暗桩送来的密报,上面贴着阿巧绣的獬豸纹锦缎。他忽然轻笑,对身旁的内臣道:\"传旨杭州,拨银百两作女学资费。\" 又想起什么,补了句,\"用朕的体己钱,莫让琼仪妃知道。\"
湖山的日子就这样在律法与烟火间流淌。陈砚发现,当她不再身着官服拍惊堂木,而是坐在湖边的木椅上,用西湖的水研墨,用百姓听得懂的话讲律,那些难懂的条文便化作了春风,吹进了绣娘的针线、渔翁的网兜、孩童的课本。
而在这平和之下,暗潮仍在涌动。李员外被查出与前知府合谋私吞官地,绸缎庄掌柜背后的盐商势力也渐渐浮出水面。但陈砚不慌不忙,她知道,有朱标在应天执掌天平,有锦衣卫在暗处守望,这湖山之间的律法之光,终会照亮每一处阴影。
仲夏夜,陈砚坐在木屋前,看锦衣卫暗桩们在湖面上放河灯,灯面绘着小小的獬豸。她忽然明白,所谓的 \"闲职\" 从来都不闲,真正的律法守护,不在公堂之上,而在这万家灯火里,在每一次为百姓讨回公道的路上。
西湖的月亮升起来了,照着湖面上的河灯,也照着远处应天城的方向。陈砚提起笔,给朱标写回信,末了画了个并肩而立的小人,一个戴着獬豸簪,一个戴着帝王冕,脚下是流淌的西湖水 —— 这是她能想到的,最美好的太平景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