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玖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章 扬州繁景:算筹织春,明朝的名义,云玖龙,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自新政实施,\" 王清的算盘在图上敲出节奏,\"两淮盐价平了四成,盐丁分利增了三成,连王府的商队都按律多缴一成税。\" 他呈上叠得整整齐齐的账册,每本封皮都贴着算筹纹火漆印,\"商人们都说,现在算筹比官印还管用,因为算筹算出的是真金白银的公道。\"
晌午的漕河码头上,明心庄的商船正在卸货。李秀娘带着几个织女与盐运司女吏核对账册,算珠声与江豚的低吟交织。当发现某批夏布的赋税计算有误时,女吏们立即用陈砚改良的 \"三才算盘\" 重新推演,算珠归位的瞬间,商船上的獬豸旗恰好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娘娘,扬州知府请您去看新修的算学桥。\" 翡翠递上烫金拜帖,封面印着算筹与桥梁的组合纹,\"说是用算筹原理设计的三孔石桥,中间桥洞的高度正好让官船顺利通过,两边桥洞供民船穿行,分毫不差。\"
站在算学桥上,陈砚望着桥下穿梭的船只,每艘船头都刻着小小的算筹纹 —— 那是船主们为感谢新政带来的畅通商路自发雕刻的。桥栏上的獬豸石像望着漕河上下游,仿佛在守护着这条用算筹与律法丈量过的黄金水道。
\"砚儿,\" 朱标忽然指着远处的算学塾,\"朕让国子监把扬州的新政经验编成《漕运算例》,今后全国的运河治理都要照着这个模子来。\" 他望向她腕间的银镯,\"你当年在齐王府地牢刻下的算筹图,如今真的成了天下漕运的通行法则。\"
暮色漫过扬州城时,归仁里传来此起彼伏的算盘声。陈砚路过某户人家,看见女主人正用算筹教女儿辨别官盐与私盐:\"记住,獬豸印的算筹尾端有个小勾,就像陈娘娘银镯上的纹路......\"
漕河的夜风带来远处的钟声,与算学塾的《算筹歌》遥相呼应。陈砚望着扬州城上空的星斗,忽然想起在凤阳处理的那起田讼,想起陈家埭老槐树下的算学馆。原来算筹的声音真的能传得很远,远到让每个百姓都能听见公道的回响,远到让每个角落都能被律法的光辉照亮。
是夜,朱标在扬州知府衙门批完《推广两淮新政诏》,特意在末尾画了个算筹与獬豸相交的图案。陈砚倚在窗边,看着漕河上的灯火倒映在她的银镯上,仿佛看见无数个算筹在水面跳动,织就一张覆盖天下的公道之网。而扬州城的安居乐业,不过是这张网上最璀璨的节点之一,见证着算筹与律法如何让人间烟火,在大明的山河间,绽放出最温暖的光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