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玖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章 椒房墨痕:素心照影,明朝的名义,云玖龙,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刑部后堂的烛火在卯初时分跳了三跳,陈砚盯着供状上反复出现的 \"景仁宫笺\" 四字,银簪尖在 \"松烟墨\" 三字上划出深深的刻痕。自吴明的弟子供出 \"玉兰花锦盒\" 后,她已比对过六宫笺谱 —— 唯有郑淑妃的景仁宫笺,边缘绣着与锦盒相同的缠枝玉兰纹。
\"翡翠,\" 她将供状折成信笺大小,\"去景仁宫请淑妃娘娘,就说本宫得了两锭前朝端砚,想请姐姐品鉴。\"
景仁宫的晨雾里飘着松烟墨香,郑淑妃正握着狼毫临《曹娥碑》,月白裙裾上落着细碎的墨点。陈砚望着她案头堆叠的《千字文》抄本,每本扉页都盖着 \"景仁宫赠\" 的玉印 —— 这是淑妃多年来资助应天书院的凭证。
\"妹妹来得正好,\" 淑妃搁笔轻笑,\"本宫新得的松烟墨,比徽州墨还要润三分。\" 她指向青瓷笔洗里的墨锭,正是供状里提到的 \"应天书院专用款\"。
陈砚的目光落在笔洗边缘的擦痕上,那是长期研磨留下的弧形印记。她忽然取出账册,翻到 \"景仁宫例贡\" 页:\"姐姐可记得,去年冬至送应天书院的百锭墨?\" 银簪划过 \"转赠吴松年\" 的记录,\"吴松年用这些墨篡改试卷,却在账册写 ' 景仁宫资助寒门 '。\"
淑妃的狼毫 \"当啷\" 落地,墨汁在宣纸上晕开团扇大小的渍痕:\"本宫每月让人送墨到书院,是想着学子们寒冬里能写暖笔......\"
\"暖笔?\" 陈砚展开涉案试卷的墨痕拓片,\"他们用您的墨,把 ' 女子可考 ' 改成 ' 乐户禁考 '。\" 她握住淑妃的手,触到掌心的茧子 —— 那是多年抄写佛经留下的,\"姐姐可知,这些墨锭在卷宗里,变成了堵住寒门的砖石?\"
淑妃的指尖划过拓片上的改笔痕迹,忽然想起去年中秋,吴松年曾捧着锦盒来谢:\"说书院得了景仁宫的墨,定能多中几个举人......\" 她猛然抬头,\"吴松年说的 ' 举人 ',难道是......\"
\"是被篡改试卷的贵胄子弟。\" 陈砚抽出密信,火漆印正是淑妃常用的玉兰纹,\"他用您的名义收受贿赂,每锭墨折合五两白银,都记在 ' 科举整顿银 ' 的名目下。\"
淑妃的脸色青白交加,忽然指向案头的《应天书院志》:\"本宫曾让他们在书院开女子识字堂,吴松年却说......\"
\"说女子识字有违祖制?\" 陈砚接过话头,\"他转头就用您的墨,去改那些想识字、想科考的女子试卷。\" 她望向窗外的玉兰树,花瓣落在淑妃的抄经本上,\"姐姐可还记得,马皇后说 ' 女子读书,明事理而已 '?\"
淑妃忽然起身,从多宝格取下个檀木盒:\"去年贤妃娘娘让本宫保管过一箱墨,说......\" 她打开盒盖,露出半锭松烟墨,\"说这是太祖皇帝当年用过的,让本宫转赠书院。\"
陈砚的银簪在墨锭上轻点,发现底部刻着 \"长春宫制\" 的小字 —— 正是贤妃的宫殿印记。她忽然冷笑:\"贤妃娘娘一边劝本宫谨守《女诫》,一边用太祖墨做幌子,好个 ' 尊祖 ' 的幌子。\"
子时三刻,陈砚跟着淑妃潜入长春宫库房。檀香混着霉味扑面而来,墙角的木箱上贴着 \"前朝贡墨\" 的封条,撕开后却露出整齐码放的松烟墨,每锭都刻着与涉案试卷相同的暗纹。箱底的账册首页,\"乐户禁绝专项\" 六个朱砂字刺得人眼眶发疼。
\"好个专项。\" 陈砚的声音在寂静中发寒,\"贤妃娘娘用内帑买墨,让吴祯改卷,却对天下说在积德行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