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玖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章 琼台初曙:女子学堂的破冰之旅,明朝的名义,云玖龙,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应天城的惊蛰刚过,柳条才泛出浅绿,聚宝门西巷的青瓦白墙下已挤满了人。朱漆木门上悬着的 \"新政女子学堂\" 匾额还带着墨香,十三名女子攥着绣绷的手却在寒风中发抖 —— 她们身后,二十多个士绅举着 \"男女大防妇德崩坏 \" 的木牌,正用菜叶砸向门槛。
\"娼妇!抛头露面不知廉耻!\" 为首的老学究胡子抖得像风中芦苇,砚台里的墨汁泼在门柱上,恰好淋在 \"凡女子年满十岁均可入学\" 的告示上。登州来的秀秀攥紧母亲临终前给的银簪,忽然听见身后传来温润的声音:\"老丈可知,这墨汁污的不是告示,是天下妇人的眼睛?\"
陈砚拨开人群,月白羽纱裙上落着菜叶子,却笑得比檐角冰棱还要清亮。她从袖中取出十三枚刻着 \"知\" 字的枣木簪,递到瑟瑟发抖的姑娘们手中:\"这簪子不是装饰,是让你们看懂盐引、算清账银的钥匙。\" 指尖抚过秀秀耳后和自己相似的疤痕,\"登州的秀秀姑娘,就是靠识字识破了假盐引,救了三千百姓的命。\"
骚动声忽然止住。老学究望着她腕间的星斗纹银镯,认出是马皇后亲赐的信物,喉结滚动着说不出话。陈砚转身对围观百姓展开账本:\"去年冬天,应天盐价涨到五两一石,可官价明明是二两七钱 —— 中间的价差,就是贪官利用妇人不识数吞下的民脂。\" 她指向躲在街角的豆腐西施,\"王娘子,你卖豆腐收的假银锭,不正是吃了不识字的亏?\"
人群中响起窃窃私语。豆腐西施攥着账本上前,声音发颤:\"娘娘,我... 我想让闺女来上学。\" 陈砚握住她粗糙的手,将木簪插在小女孩发黄的鬓角:\"学好了算术,下次盐商再来压价,你家闺女就能算出二十文的零头该收多少。\"
三日后的文华殿,御史大夫王翱的笏板几乎戳到御案:\"《礼记》云 ' 内言不出于阃 ',今陛下令女子抛头露面,是欲使牝鸡司晨乎?\" 他身后,三十二道弹劾奏章像雪片般铺开,首篇便是 \"女学伤风败俗,动摇国本\"。
陈砚跪在丹墀下,解开腰间的算盘,算珠碰撞声惊起梁上燕雀:\"大人可知,登州盐场自女子参与监盐,官盐损耗率从二十七担减至五担?\" 算珠噼啪作响,\"去年冬天,正是盐工之女秀秀发现账册上的 ' 十三引 ' 实为 ' 三引 ',才查获张恪私卖的万担官盐。\"
她抬头望向御座,朱标微微颔首,眼中闪过赞许。殿外忽然传来脚步声,十二名女官鱼贯而入,每人手中捧着登州百姓的谢帖。\"这些姑娘能准确记录陛下口谕,能核对盐引数目,\" 陈砚指着女官们腕间的 \"知\" 字银镯,\"难道比男子差了?\"
王翱涨红了脸:\"妇人识字,必生非分之想!\" 陈砚却展开《女学课本》首篇:\"此为《盐场女监歌》:' 盐白如雪,账清如镜,妇人能算,官不敢欺 '。\" 指尖划过配图中女子核账的画像,\"马皇后曾说 ' 妇人不识字,无以助夫教子 ',如今让她们识的是民生字,算的是血汗账,何错之有?\"
暮色中的兰芷宫飘起细雪,扬州陈记粮行的老掌柜突然叩响宫门,棉袄上落着半片海东青羽毛。陈砚盯着他颤抖的袖口,那里绣着半朵残莲 —— 正是三年前被查抄的燕记商号标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