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玖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章 金殿擢贤:算筹进阶,明朝的名义,云玖龙,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应天府的秋阳斜照在奉天殿的金砖上,陈砚望着丹墀下排列整齐的算筹形烛台,腕间银镯与新换的绯色官服相得益彰。自扬州回朝已逾半月,刑部案头的《两淮新政实录》尚未封存,今日朝会却传来朱标要重定刑部官制的消息。
\"陛下,刑部职官体系自洪武朝已定,\" 吏部尚书郑赐的笏板在阳光下泛着青光,\"琼仪妃现领算学主事(从四品),若再擢升......\"
\"若再擢升,便补刑部左侍郎之缺。\" 朱标翻开《皇明官制考》,玉轴头划过 \"侍郎\" 条目下的朱砂批注,\"洪武二十九年改制,刑部设左右侍郎各一人,正四品。朕观琼仪妃在扬州推行的盐运新政,其算学与律法结合之妙,正合此职。\"
殿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陈砚望着阶下诸位老臣,看见礼部尚书陈迪的眉头拧成算筹结,都察院左都御史袁泰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腰带 —— 那是对女性跻身四品大员的本能抗拒。
\"陛下,\" 袁泰的声音像生锈的算珠,\"《皇明祖训》虽许贤妃参机要,然刑部侍郎掌刑名钱谷,向来由科甲出身的男性官员担任......\"
\"袁大人熟读祖训,\" 陈砚忽然开口,银镯在殿内地砖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可记得 ' 不拘出身,唯才是举 ' 的太祖遗训?\" 她展开袖中《扬州盐运平衡图》,算筹符号在图上形成精密的三角矩阵,\"自接任算学主事以来,臣妃核减天下乐户虚籍三千二百例,厘清两淮盐引三十四万引,这些都记在刑部黄册里。\"
郑赐的目光扫过图上的三色算筹:\"即便如此,四品大员需经三法司会推......\"
\"三法司会推?\" 朱标忽然冷笑,指向殿角的铜钟,\"三个月前凤阳田讼,若没有琼仪妃的算筹断案,你们还要在户籍黄册里打转多久?\" 他抽出案头的《新政成效折》,\"扬州盐价平四成,盐丁分利增三成,这些政绩,难道抵不上科甲出身的虚文?\"
殿内陷入死寂,唯有漏壶滴答作响。陈砚望着朱标案头的碧玉算盘 —— 那是她从扬州带回的贡品,算珠在阳光照得通透。她忽然明白,这次擢升不仅是官阶的变动,更是帝王对 \"算筹治世\" 理念的背书。
\"陛下,\" 刑部尚书王惠忽然出列,\"臣愿为琼仪妃作保。\" 他展开手中账册,\"自她核计盐引以来,刑部卷宗的算筹批注已成为各州府断案模板。若任左侍郎,必能推动算学与律法的深度结合。\"
袁泰的脸涨成猪肝色,却见朱标已取出明黄圣旨:\"着琼仪妃陈砚升任刑部左侍郎,正四品,赐算筹纹银印,许开衙治事。\" 他望向陈砚,眼中闪过不易察觉的心疼,\"即日起,刑部田赋、盐政、户籍三司,悉听侍郎调遣。\"
退朝时,陈砚的新官服在丹墀上拖出细碎的响声。绣着算筹纹的补子在阳光下泛着金线,与她腕间的银镯形成呼应。经过午门时,她听见身后传来低低的议论:\"听说她的算筹能算出官员的亏空......四品大员的银镯,怕是比刑具还利......\"
承乾宫的暖阁里,贤妃捏着茶盏的手几乎掐进掌心:\"从四品到正四品,不过数月功夫,陛下对她倒真是......\"
\"娘娘,\" 崔尚宫低声道,\"琼仪妃的新官服上,算筹纹绣得比品级补子还显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