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玖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9章 朝堂抉择,明朝的名义,云玖龙,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应天府的海棠开得正盛。陈砚斜倚在乾清宫的暖阁里,看朱标批完最后一本奏疏,笔尖在 \"杭州府岁贡\" 处顿了顿,墨色在明黄缎面上洇开小小的团。她腕间的银镯轻触紫檀小几,发出清越的声响,惊飞了檐下打盹的鹦鹉。
\"又在看西湖的图册?\" 朱标搁下狼毫,起身时龙纹袍角拂过她垂落的青丝,案头摊开的《杭州府志》上,\"苏堤春晓\" 的工笔画旁,她用蝇头小楷写着 \"宜建女学馆\"。
陈砚指尖摩挲着册页上的三潭印月,湖光山色间,仿佛能看见自己泛舟湖上的模样:\"自舒城回来,总梦见在县衙后巷听见的琵琶声。\" 她抬眼望向朱标,帝王冕旒下的面容比三年前多了几分疲倦,\"杭州知府递来的折子说,当地三月便有龙舟赛,百姓安居乐业,连刑房的卷宗都积了灰。\"
朱标忽然轻笑,握住她搁在图册上的手,掌心的茧子与她的相互贴合 —— 那是多年握笔批牍与执刀查案留下的印记:\"刑部左侍郎若去杭州,怕是要把人家的刑房变成女学讲堂。\" 他抽出案头的黄绫,上面是吏部刚拟的调令,\"正四品知府,兼管水利与学政,这个闲职可合心意?\"
陈砚望着调令上 \"闲差\" 二字,想起去年秋审时,自己在刑部大牢待了整月,出来时看见宫墙的爬山虎都红透了。如今案头的獬豸纹镇纸还在,却再不想看见那些沾着血的卷宗:\"陛下可还记得,我们在国子监说过,等天下太平,便去西湖看 ' 水光潋滟晴方好 '?\"
朱标替她拢了拢鬓发,玉冠上的东珠在晨光中流转:\"朕记得,你还说要在断桥边开个茶寮,教往来的女子读《列女传》。\" 他忽然压低声音,\"不过杭州盐商虽安分,漕运上的水还是有些浑 ——\"
\"浑水才好摸鱼。\" 陈砚笑着打断他,指尖划过调令上的 \"学政\" 二字,\"但这次我想先摸的,是女学馆的章程。\" 她望向窗外的御花园,獬豸雕塑的独角正指向南方,\"律法的光若总是照在刑房,终究太凉了些。\"
三日后的早朝,文华殿的鎏金香炉飘着沉水香。陈砚穿着簇新的正四品官服,獬豸纹绣在衣摆,独角微垂,倒像是在低头看人间烟火。满朝文武皆以为舒城案后必有擢升,却见朱标的贴身太监展开圣旨道:刑部左侍郎陈砚,查案有功,然其志在地方刑名,着平调杭州知府,钦此。\"
文华殿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户部尚书王大人忍不住出列:\"陛下,陈大人破获王家私盐大案,按律当晋三品,为何...\"
\"也要有人看风景。\" 朱标望着阶下的陈砚,她眼中是久违的轻松,\"朕新得了幅《西湖十景图》,陈爱卿替朕去看看,这 ' 人间天堂 ' 是否名不虚传。\" 他忽然轻笑,\"再者,听说杭州的绣娘能把獬豸纹绣在裙角,朕想给后宫嫔妃做些新样。\"
大臣们忍俊不禁,却也看出圣意已决。陈砚上前接旨时,袖中滑落半卷《女诫》笺注,正是李秀娘生前所抄。她忽然想起舒城义庄的老槐树,张五的墓前如今该是芳草萋萋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