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玖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1章 刑部夜烛:墨网难逃,明朝的名义,云玖龙,番茄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礼部侍郎周显被带入刑部时,手中还攥着本《女诫》注疏。陈砚将卷宗甩在他面前,银簪尖划过被篡改的条例:\"你在注疏里写 ' 女子读书乱纲常 ',却在卷宗里偷改律条 —— 太祖皇帝若知道,怕要让你去凤阳守皇陵。\"
周显的胡须剧烈抖动,却仍强作镇定:\"琼仪妃,你私闯礼部卷宗房,可是违了《皇明会典》......\"
\"会典第二十七卷,\" 陈砚截断他的话,\"' 诸司官改移字迹者,杖一百,罢职不叙。' 你改的不是字迹,是天下寒门的希望。\" 她展开从他书房搜出的账册,\"看看这些记录:吴祯收盐商三千两,你收书院两千两,合着你们的乌纱帽,都是用寒门士子的前途换的?\"
申时末,陈砚站在刑部天井,看着锦衣卫押送涉案官员穿过庭院。夕阳照在她的银簪上,将影子投在青石板上,像道永不弯曲的律法之痕。翡翠递上温热的茶盏,低声道:\"娘娘,应天书院的厨子全招了,说每月十五都有神秘人送墨......\"
\"不用查了。\" 陈砚望着天边的晚霞,\"能让吴祯、周显之流铤而走险的,除了 ' 出身论 ' 的执念,还有怕女子分走仕途的私心。\" 她忽然轻笑,\"但他们忘了,太祖皇帝打天下时,可没问过马皇后的出身。\"
暮色漫进后堂,陈砚回到案前,供状已堆成小山。她提起狼毫,在结案陈词里写道:\"此次舞弊,非墨色之罪,乃人心之私。诸官以 ' 贵胄 ' 自居,视寒门为草芥,视女子为蝼蚁,却不知律法如炉,终将熔尽所有偏见之冰。\"
搁笔时,银簪不小心在 \"乐户\" 二字上划出浅痕。她忽然想起在明心庄教织女们识字的清晨,想起她们用算筹排算未来时的眼睛 —— 那些眼睛,比任何墨色都清亮。舞弊案的清算或许漫长,但每一个涉案官员的伏法,都是为这些眼睛推开一扇窗。
是夜,陈砚在《刑部日志》中记录:\"提审涉案官员十七人,获供状三十七份,起获松烟墨二百锭。此案非结,乃天下士子明经之路的开端 —— 当律法挣脱出身的枷锁,当算筹丈量公平的尺度,任何妄图遮天的墨色,终将在日光下消散。\"
窗外,刑部的灯笼次第亮起,将 \"明刑弼教\" 的匾额照得通红。陈砚摸着腕间的银簪,忽然觉得这不是簪子,而是把利刃,专为劈开蒙在律法上的尘埃。舞弊案的网正在收紧,但她知道,真正的挑战,是让这网永远张开,护住每一个持笔的手,不论出身,不分男女。
银簪在烛火下泛着微光,陈砚忽然轻笑 —— 那些在卷宗里改字的手,那些在账册里算钱的手,终究抵不过一支笔的重量。这支笔,写过《女诫》,写过《大明律》,此刻正在她手中,写下让天下寒门士子挺直腰杆的公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